春在第10個字的詩句
春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鵓鳩喚得西溪雨,頓得春從齒頰回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宋尚書山居十五詠·茶巖
- 一詩不了蒼州債,曾泊春沙問水程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葉宗丞約游括蒼
- 夜寒琴伴月,香冷硯生春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趙尉
- 霜晴未用為霖在,留與春蓑作太平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觀天井
- 飽聞吾季藝穿楊,試手春風百步強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觀諸北子射石孫七齡亦能二十四步四十的
- 知無骨相取金印,莫與春秋著玉杯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歸來館成再用韻
- 倘令開口向凡兒,寧忍春雷曲肱臥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合紙屏為小閣畫臥袁訪戴其上名之曰聽雪各與
- 夢筆諸郎住筆峰,斷橋春水肯過從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江尉見過
- 蒼潮漱雪盡風流,寒擁春沙了雋游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客有餉水母線者坐人賦之因次其韻
- 蹲鴟一紫茯苓黃,初斸春煙帶土香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李監(jiān)餉四物各以一絕答之·土瓜
- 晴沙煙草幾今古,春去春來燕子忙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清明日舟次吳門
- 叢叢低綠玉參差,抱甕春畦手自冶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水仙初花
- 肯為祁山住,晴浮草木春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送別薛丞
- 諸老詩書在,平園草木春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送應(yīng)武論粹廬陵
- 乃知三代時,官與民為春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田制
- 誰將葉作花顏色,更與春風迥不同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雁來紅
- 何年夾道虬龍侶,淚濕春泥兒白頭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種松先公墓下
- 冷香猶帶灞橋雪,不比春風桃杏花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陳湯卿致紹梅
- 二月寒如此,楊花不受春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嚴陵
- 未論知已定誰歟,卻恐春皋失故吾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程汪二兄投贈
- 芷汀蘭渚離騷在,付與春江自在流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程汪二兄投贈
- 擬題報答春風句,也恐春風未敢當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宋尚書山居十五詠·海棠徑
- 愁予夜雨莼鱸夢,老卻春山筍蕨芽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鄭司理時以掌故贅梱幙歸未能也
- 上七日為人,云蒸澗壑春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癸丑人日
- 池塘燕子舊人家,楊柳春寒一逕斜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過北固山下舊居
- 留伴夜深銀鑿落,莫緣春近玉闌珊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十二月十日
- 放之云壑臥蘿蔦,期以春皋伴蓑笠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僮有彈鷺置池上者予解其縛縱之而不去蓋不飲
- 不論青紫已離離,煙濕春畦手自治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種芥
- 老仙更在云深處,奈此春山野水何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趙僉為趙宰畫野水多於地春山半是云蓋宰
- 未知誰是文昌段,看得春風亦世情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泗州之約令君以雨不至次韻奉酬
- 頓覺溪流滑,番湖草欲春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送子用弟游學番易
- 朗吟銷白日,沈醉度青春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閑居遣懷十首
- 只辮麻為衲,此中經(jīng)幾春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贈少室山麻襦僧
- 君今才出身,颯爽鞍馬春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感時
- 為向春風道,明年早報春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送春
- 幾年秋賦唯知病,昨日春闈偶有名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成名后留別從兄
- 何處相期宿,咸陽酒市春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贈劉叉
- 海山歸未得,芝朮夢中春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假日書事呈院中司徒
- 嵩山高到日,洛水暖如春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寄李群玉
- 細雨湘城暮,微風楚水春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送韓湘赴江西從事
- 迸泉清勝雨,深洞暖如春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題大理崔少卿駙馬林亭
- 連枝相庭樹,歲歲一家春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送崔中丞赴鄭州
- 閑人只是愛春光,迎得春來喜欲狂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賞春
- 去曉長侵月,歸鄉(xiāng)動隔春。 -- 出自唐·項斯·落第后歸覲喜逢僧再陽
- 明月分歸騎,重來更幾春。 -- 出自唐·項斯·春夜樊川竹亭陪諸同年宴
- 湖山萬疊翠,門樹一行春。 -- 出自唐·項斯·聞友人會裴明府縣樓
- 日浮汀草綠,煙霽海山春。 -- 出自唐·項斯·送友人之江南
- 飛過鄰家月,聲連野路春。 -- 出自唐·項斯·子規(guī)
- 步步出塵氛,溪山別是春。 -- 出自唐·項斯·游爛柯山
- 浸天波色晚,橫笛鳥行春。 -- 出自唐·項斯·送客歸新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