昏在第9個字的詩句
昏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積雪初融做晚晴,黃昏恬靜到三更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竹枝歌七首
- 移床來一看,云月兩昏昏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問月二首
- 烽火城西百尺樓,黃昏獨上海風秋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齡·從軍行七首
- 虛逢好陽艷,其那苦昏懵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春六十韻
- 滿眼文書堆案邊,眼昏偷得暫時眠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使東川·望喜驛
- 耳鳴疑暮角,眼暗助昏霾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痁臥聞幕中諸公征樂會飲,因有戲呈三十韻
- 清夜笙歌喧四郭,黃昏鐘漏下重關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余杭周從事以十章見寄,詞調清婉,難于遍酬
- 傷心落殘葉,猶識合昏期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感小株夜合
- 燕子欲歸寒食近,黃昏庭院雨絲絲。 -- 出自宋·朱淑真·海棠
- 月轉西窗斗帳深,燈昏香燼擁寒裘。 -- 出自宋·朱淑真·長宵
- 浦云沉斷雁,江雨入昏鴉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豫章南浦亭泊舟
- 豈惟失寢興,亦自倒昏曉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午夜登嶓山
- 比似尋常時候、易黃昏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彥·虞美人·廉纖小雨池塘遍
- 唯丹青相伴,那更塵昏蠹損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彥·丁香結·蒼蘚沿階
- 前村昨夜,想弄月、黃昏時候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彥·玉燭新·溪源新臘後
- 肝勞憂久個,瞑坐救昏幕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彥·游定夫見過晡飯既去燭下目昏不能閱書感而賦
- 清泉浣塵緇,靈藥釋昏狂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送張籍歸江東
- 獨自在家長似客,黃昏哭向野田春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自傷
- 南中三月蚊蚋生,黃昏不聞人語聲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荊門行
- 秋齋正蕭散,煙水易昏夕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獨游西齋,寄崔主簿
- 還聞枉嘉藻,佇望延昏旭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西郊養疾,聞暢校書有新什見贈,久佇不至,
- 糴米已無消息至,黃昏惆悵下山來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至揚州
- 一時混戰四十萬,天昏地黑睢水湄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徐州道中
- 門下食客才有求,昏昏便與妻妾比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贈鏡齋徐相士
- 清淺風流圣得知,黃昏歸鶴月來時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贈南安黃梅峰
- 曳婁一縫掖,出處勞昏早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過梅里七首家于無錫四十載,今敝廬數堵猶存
- 窮通泛濫勞,趣適殊昏旦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泛五湖
- 斯游無俗物,傲睨至昏鴉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丙寅十四首效韋蘇州
- 風雨暗樓臺,雞鳴自昏旦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見子瞻粲字韻詩和答三人四返不困而愈崛奇輒
- 我聞耆舊語,嘆息至昏鴉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寄耿令幾父過新堂邑作乃幾父舊治之地
- 盜臥月皎皎,雞鳴雨昏昏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仲車為元達置酒四韻
- 疾雷發聾聵,清月照昏盲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見寄
- 六十年來又七年,眼昏頭白意茫然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歲莫口號二絕
- 松枝貫今昔,林影變昏早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李氏園
- 時令檢遺闕,相對忘昏晝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遠韻
- 經年謝賓客,饑坐失昏畫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張恕寺丞益齋
- 東觀校讎非老事,眼昏那復競鉛朱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辭靈惠廟歸過新興院書其屋壁
- 重上逋山,詩清月瘦昏黃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高陽臺·淝水秋寒
- 鳳笙何處,明月照黃昏。 -- 出自唐·馮延巳·臨江仙·冷紅飄起桃花片
- 眾人皆察察,而我獨昏昏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自誡
- 夜闌閉戶牖,青暈生昏煙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夜坐
- 堪笑迂儒竹齋里,眼昏逼紙看蠅頭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次韻和復古春日五絕句
- 萬里風隨快雨來,塵昏消伏旱光開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沖卿喜雨偶成
- 先生伏經編,眼冷倍昏澀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興守夜直聽雨
- 拒之亦無他,體中常昏昏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古詩贈興宗
- 自笑不歌仍不飲,昏昏只解枕肱眠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秋雨霽倏聞宗圣案伎應這飲酒詩呈宜甫
- 何處最添詩客興,黃昏煙雨亂蛙聲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三堂東湖作
- 昆仲畏弓矰,奴儓失昏曉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雁
- 冰肌玉膚落潭碧,黃昏風慘水空流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題劉心月
- 故故抽身入翠微,頭昏背痛便相隨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臥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