昏在第6個字的詩句
昏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過眼衰榮等昏曉,勿嗟遲速把心勞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阻水戲呈幾復二首
- 蛛絲煤尾意昏昏,幾年風動人家壁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答王道濟寺丞觀許道寧山水圖
- 汲汲陷有為,昏昏墮無記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遲田舍雜詩九首
- 平明坐曹黃昏歸,終歲得閑惟有夜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子瞻夜字韻作中秋對月二篇一以贈王郎二以
- 須臾急雨變昏霾,柁師喜賀風已回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佛池口遇風雨
- 秋娘淚濕黃昏,又滿城、雨輕風小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惜秋華
- 舊文書幾閣,昏朝醉暮,覆雨翻云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鳳池吟·萬丈巍臺
- 城門未鎖黃昏月,更住旗亭把一杯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湖上
- 西樓獨倚黃昏月,欲倩飛鴻寄斷魂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送滕審言歸長沙別無聊
- 群噪無才思,昏鴉自滿林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侄孫昺以東野農歌一編來細讀足以起予七言有
- 媚媚紅樓春,昏昏不知歸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寓意十首次敬助韻 其九
- 陰陽推蕩幾昏曉,長嘯狂歌不知老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送章德遠教官自湘湖歸慈湖
- 故園又負黃昏約,但覺秋風發上生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病后登快哉亭
- 紛紛利害朝昏出,閉目忘言是住持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題海陵寓舍四首之三
- 試想長橋路,昏昏隴隧煙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丁元珍挽詞二首
- 一室靜蕭然,昏碑帖古壁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同君倚過圣俞
- 農當服稼穡,昏作甽畝勤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景福東廂詩·賜書
- 晨出露漸徑,昏歸月滿舟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群貺幕秋四日登陸石寺閣泛洛舟·右泛舟
- 春盡少歡意,昏昏睡思添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三月三十日微雨偶成詩二十四韻書懷獻留守開
- 梯橫畫閣黃昏后,又還是,斜月簾櫳。 -- 出自宋·張先·一叢花令
- 溪煙混月黃昏。 -- 出自宋·張先·泛清苕
- 堯禹道已昧,昏虐勢方行。 -- 出自唐·陳子昂·感遇詩三十八首
- 落花寂寂黃昏雨,深院無人獨倚門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春愁
- 一聲四海改昏蒙,雨陣所至川流洪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木郎祈雨咒
- 柳梢掛月黃昏后,夜市張燈白晝然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上元翫燈二首
- 青燈獨照黃昏影,且自扶頭強賦詩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臥病
- 江煙漠漠月昏昏,一點漁燈貼岸根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暮色
- 代北云氣晝昏昏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燕歌行
- 蕭蕭暮雨黃昏後。 -- 出自宋·李之儀·千秋歲·萬紅暄晝
- 往來幽不淺,昏旦興難忘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游襄陽泉石晚歸
- 南行風景好,昏旦水皋閑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舟中寄李起居
- 夔龍暫為別,昏旦思兼秋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晚春永寧墅小園獨坐,寄上王相公
- 湖山遠近色,昏旦煙霞時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送包何東游
- 南山轉群木,昏曉擁山翠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太子李舍人城東別業(李祭酒別業俯視川林前
- 猶恨縈塵網,昏昏過歲年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酬丘拱外甥覽余舊文見寄
- 積水自成陰,昏昏月映林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宿淮陰水館
- 無智便乃心昏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西江月·聽說金公兩字
- 柳絲巷陌黃昏月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踏莎行·殢酒情懷
- 有皓月、照黃昏,眠又未得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聲聲慢·梅黃金重
- 杳杳冥冥,昏昏默默處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掛金索·養元初
- 子規叫斷黃昏月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最高樓
- 江天蒼莽黃昏後,依然是、粉寒香瘦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花心動·粉堞云齊
- 偃伯靈臺翳昏,太平有象更何言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上太師公相生辰詩十首
- 對澹月與黃昏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婆羅門/婆羅門引
- 瘦影生香,黃昏月館,清淺溪沙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喜團圓
- 十萬歲、方分昏曉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破字令·縹緲三山島
- 杳杳鍾初發,昏昏戶閉時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暝
- 我從洲上泊,昏曉睨船窗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古柳
- 青天有右目,昏明不常開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秋夜同永叔看月
- 方聞理平淡,昏曉在淵明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答中道小疾見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