昏在第6個字的詩句
昏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十月多蚊蚋,昏昏氣未平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雨夜作
- 老人從此知昏曉,不用元戎報五更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新養(yǎng)白雞毛羽如玉殊可愛
- 秋砧巷陌昏昏月,夜?fàn)T簾櫳裊裊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秋夜示兒輩
- 江云漠漠雨昏昏,歸老山陰學(xué)灌園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自開歲陰雨連日未止
- 兀兀披衣起,昏昏曳杖游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睡起行至門外有賦
- 舊時處處塵昏壁,想復(fù)長吟為小留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送杰上人歸成都
- 昨日之暖殊昏昏,桃李欲坼春滿園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夜大雪歌
- 深院無人,黃昏乍拆秋千,空鎖滿庭花雨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其二
- 笑筵歌席連昏晝,任旗亭、斗酒十千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看花回·玉墄金階舞舜干
- 江梅落盡雨昏昏,去馬來牛漫不分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酬微之梅暑新句
- 山墻野壁黃昏後,馮婦遙看亦下車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虎圖
- 喧騰鼓舞喜昏黑,昧者不分聽者惑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聚蚊謠
- 尚書磧上黃昏鐘,別駕渡頭一歸鳥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偃師東與韓樽同詣景云暉上人即事
- 云臺觀者候昏明,奎壁躔中失二星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陳用之學(xué)士挽詞
- 早寒時節(jié)黃昏後,更逐西風(fēng)應(yīng)遠砧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次韻公辟聞角有感
- 晚參圓白足,昏梵禮青螺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還自湯泉十四韻
- 進次于郾,彼昏卒狂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奉平淮夷雅表·皇武,命丞相度董師,集大功
- 田翁笑相念,昏黑慎原陸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田家三首
- 堤柳動,島煙昏,兩行征雁分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更漏子·背江樓
- 玉晨冷磬破昏夢,天露未干香著衣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郭處士擊甌歌
- 斷泉辭劍佩,昏日伴旂常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題翠微寺二十二韻
- --韓愈地鏡時昏曉,池星競漂沛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秋雨聯(lián)句
- 老子觀書倦,昏然睡思來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瑞香花新開五首
- 胡床枕手昏昏著,臥聽兒童讀漢書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書齋夜坐二首
- 花邊獨坐黃昏句,剩寄江西白鷺汀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送彭子山提刑郎中赴召二首
- 寂然窗戶黃昏後,霍地瓊瑤一望中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泊姑蘇城外大雪二首
- 散云作霧恰昏昏,收霧依前復(fù)作云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日出
- 病身兀兀意昏昏,急掛東窗避夕矄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病瘧無聊
- 晚酌居然醉,昏昏不自持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薌林五十詠·醉石
- 一葉搖無定,昏然妙思通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舟中午睡
- 朝偷暮竊恣昏飽,后顧前瞻高樹枝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有鳥二十章
- 疑是陰兵致昏黑,果聞靈鼓借喧豗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遭風(fēng)二十韻
- 十朝風(fēng)雨若昏迷,八口妻孥并告饑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貧士吟
- 梨花細雨黃昏后,不是愁人也斷腸。 -- 出自宋·朱淑真·恨春五首 其五
- 浮云盡逐黃昏去,樓角新蟾掛玉鉤。 -- 出自宋·朱淑真·初秋雨晴
- 羅衾獨擁黃昏,春來幾點啼痕。 -- 出自近代·王國維·清平樂·斜行淡墨
- 算只有多情,昏鴉點點,攢向斷枝立。 -- 出自近代·王國維·摸魚兒 秋柳
- 暑窗當(dāng)午思昏昏,雷起千峰睡不聞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次韻王浚明用時舉苦熱韻見贈
- 畫樓正倚黃昏雨,豈識江間行路難!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乳灘
- 朝晡三楪飯,昏曉一紅燈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藻侄比課五言詩,已有意趣,老懷甚喜,因吟
- 去時約略黃昏。 -- 出自宋·晏幾道·清平樂·暫來還去
- 綠勾闌畔,黃昏淡月,攜手對殘紅。 -- 出自宋·晏幾道·少年游·綠勾闌畔
- 立多時,看黃昏,燈火市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彥·夜游宮·葉下斜陽照水
- 天月凈,水云昏。 -- 出自唐·顏真卿·三言喜皇甫曾侍御見過南樓玩月
- 徘徊才是黃昏候,短笛先催月上樓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山中呈聶心遠諸客
- 天災(zāi)自古有,昏墊彌今秋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東平路中遇大水
- 追思感嘆卻昏迷,霜鬢愁吟到曉雞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南梁行
- 幻身觀火宅,昏眼照青蓮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題法華寺五言二十韻
- 愁與醉相和,昏昏竟若何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送潘述應(yīng)宏詞下第歸江南
- 涔涔將經(jīng)旬,昏昏空迷天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苦雨中又作四聲詩寄魯望·平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