昏在第14個字的詩句
昏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斂板塵中無恨色,應緣利祿副晨昏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贈上虞胡少府百篇
- 片段似冰猶可把,澄清如鏡不曾昏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僧院小泉井
- 下馬政成無一事,應須勝地過朝昏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尚書新創敵樓二首
- 聲利掀天竟不聞,草衣木食度朝昏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終南僧
- 燕子不來花著雨,春風應自怨黃昏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宮詞
- 池里紅蓮凝白露,苑中青草伴黃昏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曲江夜思
- 春早尋花入內園,競傳宣旨欲黃昏。 -- 出自唐·花蕊夫人·宮詞(梨園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詩)
- 島樹高低約浪痕,苑中斜日欲黃昏。 -- 出自唐·花蕊夫人·宮詞(梨園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詩)
- 粉上依稀有淚痕,郡庭花落欲黃昏,遠情深恨與誰論? -- 出自唐·薛昭蘊·浣溪沙·粉上依稀有淚痕
- 江郡人稀便是村,踏青天氣欲黃昏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寂寞
- 半年奔走頗驚魂,來謁行宮淚眼昏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奔問三峰寓止近墅
- 促爾徘徊憶真賞,遠天新月照黃昏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劉校理屬疾
- 官事私憂總不論,每于樓上到黃昏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秋晚三首
- 肩輿兀兀度山付,細雨凄風日易昏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庚戍仲春攜小子訪別晦翁過親友江清卿之門其
- 荒林雀噪風常急,古道人稀日自昏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程嬰墓
- 我恰扁舟臺下過,桐花香處月黃昏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釣臺
- 卻憶市朝無事日,笙歌日日醉昏昏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重游甘露寺
- 奇奇怪怪云根聳,郁郁蔥蔥霧氣昏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太華峰
- 約客不來人已遠,滿天風雨又黃昏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豫章驛
- 雨過湖天籠白晝,云歸山市鎖黃昏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湖山堂
- 問言何處是前村,萬木號寒雪障昏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追和東坡梅花十絕
- 天色重增行客恨,東風吹雨濕黃昏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經過合寨吊孟氏故居二首
- 嘯詠不知紅日下,九華何處望中昏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秦壽之銅陵江上二首
- 梁山正帖淮南岸,到得精藍日未昏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贈浮屠道本二首
- 我生畏暑如畏焚,奈此歲旱風塵昏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韻子厚弟喜雨行贈趙守端質
- 北風獵獵駕寒云,低壓平川路欲昏。 -- 出自宋·姚寬·古博嶺
- 綠野舊游,平泉雅詠,霞舒煙卷朝昏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望海潮·麒麟圖畫
- 酒杯剩喜故人飲,書帙能遮老眼昏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次友人書懷
- 耳聾無用問新聞,矯首何妨目作昏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冬夜書懷呈富樞密
- 老懶天教脫世紛,山川到眼失塵昏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跋米元暉瀑布橫軸
- 梨云已成夢,謾蝶恨凄涼,人怨黃昏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憶舊游·念芳鈿委路
- 醉歸嘗騎廣文馬,不拍打鼓噤黃昏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漫興七首
- 風塵■洞翳日月,紫髯一拂開朝昏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髯將軍
- 醉歸嘗騎廣文馬,不怕打鼓噤黃昏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漫興(七首)
- 燕子不來花又落,一庭風雨自黃昏。 -- 出自元·趙孟頫·絕句
- 天清野曠恣剽掠,百里之內煙塵昏。 -- 出自明·何景明·點兵行
- 月出江頭半掩門,待郎不至又黃昏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竹枝詞十二首
- 宮草平階擁淚痕,檐禽浙浙送黃昏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宮詞一百首(并序)(錄五十首)
- 開匣不知雙淚下,滿庭積雪一燈昏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內子亡十年其家以甥在稍還母所服潞州紅衫頸
- 豈無青錢換斗酒,案牘雜沓窮晨昏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憶北山梨花(并序)
- 當時虎門數晨夕,西窗剪燭風雨昏。 -- 出自清·敦誠·寄懷曹雪芹
- 鳳輦不來春欲盡,空留鶯語到黃昏。 -- 出自唐·王貞白·折楊柳三首一作段成式詩
- 晚來雖共殘鶯約,爭奈風凄又雨昏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春晚書懷
- 幾樹好花閑白晝,滿庭荒草易黃昏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廢宅
- 鰲頭一蕩山雖沒,烏足重安日不昏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文德初聞車駕東游
- 無路能酬國士恩,短亭寂寂到黃昏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南遷途中作七首·途中偶懷
- 檐橫碧嶂秋光近,樹帶閑潮晚色昏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秋日經別墅
- 燕去燕來間白晝,花開花落送黃昏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宮詞
- 于今玉樹悲歌起,當日黃旗王氣昏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游賞心亭
- 天馬應歌來伏衛,岳祗聊職聽朝昏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依韻和王宣徽奉安中太乙神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