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在第9個字的詩句
明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楚人好魚目,越人薦明珠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古意(二十首)
- 遠逐胡兵浹夜行,平明深雪陷龍城。 -- 出自明·徐禎卿·從軍行
- 唯有山中人,吹簫弄明月。 -- 出自明·徐禎卿·鳳凰山園雜詠(二首)
- 雪后錦裘行塞外,月明清嘯滿樓中。 -- 出自明·唐順之·寄周中丞備御關口
- 傳聞虜渡河,羽書達明光。 -- 出自明·李流芳·南歸詩十八首
- 塞北逢春不似春,清明過勒雪霏紛。 -- 出自·聶紺弩·嘲王子夫婦怕冷
- 大者初試歸,兩眼如明燭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壬戍重午於潛李氏作
- 笑者笑何意,吾不聰明渠不至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訟田行
- 雨響泉流樂不如,月明松柏勝旌旟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城山讀書
- 終須卜長往,回首謝明庭。 -- 出自宋·張詠·依韻答人九華山圖
- 閑笑閑吟忽歸去,月明何處宿孤舟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送僧歸姑蘇
- 苔鎖洞房書久絕,月明深夜雁空來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寄遠
- 唐祚將亡王澤枯,四明歸隱泣窮涂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讀孫郃集
- 堪嗟經濟術,未得致明君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旅中別趙璞
- 入室容清風,升堂許明月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草堂即事
- 江城水國春光饒,清明上已多招邀。 -- 出自宋·穆修·江南寒食
- 遠岫幾培塿,空江一明滅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登大明寺塔
- 中天倚華闕,大火敞明堂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冬至觀兩宮盛禮憂奏御
- 矧繄絕唱贈,無脛來明珠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和答吳充學士見寄長韻
- 堯庭納言職,軒野方明御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念古
- 幾日章街認錦韉,平明頒節撫秦{左汗右干}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送總閣學士守秦亭二首
- 關外春來亦可憐,平明簫鼓濁河邊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祭春偶作呈通判職方
- 知賢無路薦,何以報明時。 -- 出自宋·余靖·送容州杜秘丞
- 可惜唐家三百載,聲明文物愧宗周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文中子
- 漁舟自來去,笑語載明月。 -- 出自宋·黃庶·宿采石
- 君耳舜高聽,君目舜明視。 -- 出自宋·陶弼·兵器
- 雨夜靈峰臥竹床,平明屐齒到云堂。 -- 出自宋·楊蟠·早過天竺呈明智及同游二老
- 只待清談慰愁病,月明幾度促歸舟。 -- 出自宋·孔文仲·將至南都途中感舊二首寄錢穆父
- 征人秋色里,騎馬月明中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乘月入城
- 一夜云潢剪素娥,平明門外奈詩何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答劉知縣詠雪
- 如玉作璠玙,可以奉明君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送妻兄任以道赴房州竹山尉四首
- 俯樂莊生魚,仰眄淵明柯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題張藥局退巖四十韻四十韻
- 古道無行人,疏星伴明月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月硯屏
- 檐蔔林中妙馥,金光明里真肌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再次韻菊花譜系四首
- 坡側杏花溪畔柳,分明摩詰綱川圖。 -- 出自宋·宗澤·華陰道中
- 欲識天中真,寒江浸明月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無題
- 濕薪無暖焰,濁淚共明滅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舟中夜雪讀正卿教授近詩輒賦鄙句并以為別
- 萬里煙云開,揚舲及明發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舟中夜雪讀正卿教授近詩輒賦鄙句并以為別
- 林壑暮氣生,疏鐘耿明夕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九日三首
- 通宵萬竅無停聲,平明更作春濤驚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乘舟阻風
- 緣津柳已暗,忽悟清明至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雨霽出郊外
- 豈無王弘酒,深愧淵明意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奉和李元叔察院秋懷
- 所期為旱雨,何意墮明星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王寶學挽詞二首
- 天接瓊瑤三萬頃,樹明組練五千人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雪晴
- 疾走建德國,乃為淵明先。 -- 出自宋·蕭德藻·句
- 半夜新春入管城,平明銅雀綠苔生。 -- 出自宋·蕭德藻·立春
- 一柱中流亦壯哉,分明世上有蓬萊。 -- 出自宋·呂定·登翠云臺
- 一曲清溪十二闌,分明常在畫中安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璨·和謝君澤題弋陽桃花寺并吊鄭盤翁
- 海上詩家無行輩,分明春雨一池蛙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璨·和蔡提干二首
- 但教秋思足,不必月明多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璨·和馮叔炎梅桂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