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在第9個字的詩句
明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夜暗寒聲鏘玉佩,燈明清影粲珠旒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宿育王山涵秋
- 壽皇念舊久更深,圣明親擢傳玉音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蘇壽甫少卿赴潼川漕
- 王子何妨借人屋,淵明不必造吾廬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木蘊之國博遷居
- 外挹蘭江水,下俯仙明洲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張子宓分教澧陽
- 早奉天香禱白衣,遲明宿霧故凄迷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天竺禱晴
- 成功時邁酌,興業大明綿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經筵講詩徹章進詩
- 又疑守護嚴,寶網絡明珠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同官登敕局小樓觀雪
- 夏國一種青於藍,五明錯靴皆如龍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再題行看子
- 安得採詩官,取以徹明廷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鼓子復臨海縣齋
- 意為霜雪殘,白花乃明杲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長生草
- 幾年亡主將,全蜀賴明公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丘文定公挽詞
- 四十九年蘧伯玉,月明人靜過臨平。 -- 出自宋·張良臣·過臨平
- 三陽即為泰,原野爭明媚。 -- 出自宋·舒邦佐·至后有感
- 名利此時都踏破,分明一個在家僧。 -- 出自宋·舒邦佐·夜坐
- 高興橫秋渾不淺,月明還上武昌樓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和松坡劉迂詩四首
- 好是花時最清絕,月明珠露夜初長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和真珠花二首
- 伴我虛心直節,領渠明月清風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寄題李筠叟主簿所居竹齋
- 且趁東風去,步武近明光。 -- 出自宋·京鏜·水調歌頭·四載分蜀閫
- 來年今日,相思惟共明月。 -- 出自宋·京鏜·念奴嬌·繡天錦地
- 問因何、年年此夜,月明如許。 -- 出自宋·京鏜·賀新郎·試與姮娥語
- 茲顏歡樂日,圣德盛明時。 -- 出自宋·崔敦詩·淳熙八年端午帖子詞·太上皇帝合六首
- 造化無私隨發育,圣明天子是東皇。 -- 出自宋·崔敦詩·淳熙六年春帖子詞·皇帝合六首
- 宮中多燕喜,天下正明昌。 -- 出自宋·崔敦詩·游熙六年端午帖子詞·皇后合五首
- 雨霽彩虹臥,半夜水明樓。 -- 出自宋·趙善括·水調歌頭·雨霽彩虹臥
- 初讀少陵詩,再對淵明菊。 -- 出自宋·趙善括·和邦承所贈中隱古風
- 歌罷清風兩腋,歸來明月千門。 -- 出自宋·程垓·朝中措·華筵飲散撤芳尊
- 莫怪玉壺傾盡,待月明歸去。 -- 出自宋·程垓·好事近·急雨鬧冰荷
- 三月東風易老,幾宵明月難留。 -- 出自宋·程垓·烏夜啼·綠外深深柳巷
- 塵翳掃除方寸地,光明散作百千燈。 -- 出自宋·蔡戡·燈夕不出偶成
- 庾嶺香腮想未真,東明才見一枝新。 -- 出自宋·何澹·早梅二首
- 重湖岳陽樓,五柳淵明里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以坡公君如大江日千里我如此水千山底為韻作
- 肯為賦詩仍作序,要明吾子乃儒流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贈許季升五首
- 花且事深期,人能廢明節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在伯沅陵俱和前詩復次韻五首
- 政成合入奏,返直承明廬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施衢州除浙西提刑以詩寄餞三首
- 泛觀難究理,默識自明心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冬日雜興
- 一趨騷人國,再墮淵明境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對菊有作
- 誰能任此責,再拜謝明府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趣章永豐祈雨
- 杜鵑我豈不知歸,淵明政為饑驅去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晨起聞杜鵑
- 自宜給筆札,奏技承明廬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從孫一昆仲求毗陵筆
- 大笑不知悔,且和淵明詩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和陶淵明乞食詩一首
- 桃源定何許,說自淵明制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桃川山中用陳蘇舊韻示周游
- 亭成乞以名,四海一明月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意釣
- 時乘少游馬,或臥淵明輿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子肅以古風見還詩軸頗述歸田之樂次韻答之
- 鳳詔來丹闕,繡袞覲明光。 -- 出自宋·趙師俠·水調歌頭·臺星明翼軫
- 問故園、不負送春期,明年約。 -- 出自宋·趙師俠·滿江紅·去去春光
- 凄然風熱,夜涼香泛明月。 -- 出自宋·趙師俠·酹江月/念奴嬌
- 白鷺飛來,點破一川明綠。 -- 出自宋·趙師俠·鳳凰閣
- 方正寧容遷岳麓,清明端可鑒絲毫。 -- 出自宋·陳亮·壽曾主管
- 我乘傳,訪壁壘,想精明。 -- 出自宋·李訦·六州歌頭·高皇神武
- 凈社傾城同禊飲,法明闔郭共燒香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水心即事六乎兼謝吳民表宣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