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在第7個字的詩句
明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欹傾棧路繞山明,隔隴人家犬吠聲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題畫卷五首
- 翳華銷盡八窗明,雨竹風泉演妙聲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凈光軒
- 迥白包元氣,空明慰病眸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石湖中秋二十韻。十二年前嘗與工部兄及賓客
- 弄水看山到月明,過盡行人不相識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浯溪道中
- 監湖如監涵空明,相君出處如湖清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鎮東行送湯丞相帥紹興
- 一寸秋波,千斛明珠覺未多。 -- 出自宋·晏幾道·采桑子·紅窗碧玉新名舊
- 惡嫌春夢不分明,忘了與伊相見處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彥·木蘭花令
- 看步襪江妃照明鏡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彥·側犯·暮霞霽雨
- 日精潛燭山自明,人力窮搜神不與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彥·芝術歌
- 千回相見不分明,井底看星夢中語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寄遠曲
- 邊風割面天欲明,金沙嶺西看看沒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橫吹曲辭·關山月
- 吟損秋天月不明,蘭無香氣鶴無聲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哭孟東野二首
- 曉來樓閣更鮮明,日出闌干見鹿行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曉望華清宮
- 惡心床上銅片明,照見離人白頭發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長安別
- 結締榱甍固,虛明戶檻幽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新城甲仗樓
- 千年曲譜不分明,樂府無人傳正聲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廢瑟詞
- 皎潔因成性,圓明不在泉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罔象得玄珠
- 清凈當深處,虛明向遠開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和韋開州盛山十二首·宿云亭
- 美人初起天未明,手拂銀瓶秋水冷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楚妃怨
- 東風節氣近清明,車馬爭來滿禁城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喜王起侍郎放牒
- 肅肅太守章,明明華轂熊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送盧虔端公守復州
- 零落雪文字,分明鏡精神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自惜
- 血誓竟訛謬,膏明易煎蒸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吊元魯山
- 名位茍虛曠,聲明自銷鑠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吊元魯山
- 鄉在越鏡中,分明見歸心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送淡公
- 聲意今詎辨,高明鑒其端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商州客舍
- 鶯弄方短短,花明碎攢攢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堯歌
- 擬古投松坐,就明開紙疏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題林校書花嚴寺書窗
- 想爾飛來心,惡明不惡滅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燭蛾
- 滄海初看漢月明,紫微已見胡星落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時平后送范倫歸安州
- 變化非一狀,晴明分眾容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登東海龍興寺高頂望海,簡演公
- 秋月照瀟湘,月明聞蕩槳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湘中紀行十首·浮石瀨
- 一年一年老去,明日后日花開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雜曲歌辭·三臺二首
- 璇杓高聳婺女明,金波漾曉輝郎星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古樂府
- 陸氏登三閣,源明出一麾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又送卓大著知漳州
- 大陸登三閣,源明出一麾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又送卓大著知漳州
- 春晚傷為客,月明思見君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和自山
- 人物中興骨,神明為國扶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卜神
- 江闊人方健,月明思對君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某叨臬衡湘蒙恩以便郡歸養肯齋大卿實寓衡我
- 但愿光岳合,休明復商周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發高郵
- 夢破東窗月半明,此身雖在只堪驚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夜起
- 水天一色玉空明,便似乘槎上太清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出海
- 豁達云開霽,清明月映秋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古樂府飛龍曲,留上陳左相(陳希烈)
- 湖暗冰封鏡,山明樹變梅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登禹廟回降雪五言二十韻
- 帆勢侵云滅又明,山程背日昏還見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過荊門
- 極樂知無礙,分明應有緣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題法華寺五言二十韻
- 林靜翻空少,山明度嶺頻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山出云
- 曠朗霞映竹,澄明山滿池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和太常李主簿秋中山下別墅即事
- 暖景登橋望,分明春色來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將赴閿鄉灞上留別錢起員外
- 路濕云初上,山明日正中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送何召下第后歸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