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在第4個字的詩句
明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況當(dāng)圣明主,豈乏證玉臣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送孟寂赴舉
- 絳闕辭明主,滄洲識近臣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奉和趙給事使君,留贈李婺州舍人,兼謝舍人
- 武士佇明試,皇華難久留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裴四判官赴河西軍試
- 賈誼辭明主,蕭何識故侯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李使君貶連州
- 風(fēng)景清明后,云山睥睨前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清明后登城眺望
- 長嘯辭明主,終身臥此峰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棲霞寺東峰尋南齊明征君故居
- 白日分明到世間,碧空何處來時路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漢武帝雜歌三首
- 何以酬明德,歲晏不磷緇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秋集罷還途中作,謹(jǐn)獻(xiàn)壽春公、黎公
- 上非遇明世,庶以道自全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園林晏起,寄昭應(yīng)韓明府、盧主簿
- 虎竹忝明命,熊侯始張皇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始建射侯
- 豈如昆明與碣石,一箭飛中隔遠(yuǎn)天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彈棋歌
- 持來向明月,的皪愁成水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詠水精
- 山川表明麗,湖海吞大荒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登重玄寺閣
- 煌煌列明燭,朝服照華鮮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觀早朝
- 輝輝睹明圣,濟(jì)濟(jì)行俊賢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觀早朝
- 車馬平明合,城郭滿埃塵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大梁亭會李四棲梧作
- 雖懷承明戀,忻與物累暌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答庫部韓郎中
- 幸生圣明時,漁樵以自適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山中感興三首
- 昨夜分明夢到家,飄飖依舊客天涯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旅懷
- 哲人處明夷,致命以遂志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有感呈景山校書諸丈
- 余子戒明發(fā),飛霧靄郊丘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發(fā)鄆州喜晴
- 贈君以明月,明月不我攜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送吉州陳守解任
- 白云與明月,遠(yuǎn)道相追隨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送吉州陳守解任
- 何日看明月,沈沈斗柄斜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病目二首
- 今夜分明棲海角,未應(yīng)便道是天涯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發(fā)通州
- 不是神明扶正直,淮頭何處可安身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聞蝶
- 厭作承明直,出為漳逋游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送卓大著知漳州
- 大兒聰明到,青歲已摧頹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長子第一百四十九
- 今日逢明圣,吾為陶隱居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送虞城劉明府謁魏郡苗太守
- 白身謁明主,待詔登云臺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宋中遇劉書記有別
- 黃鶴浪明知上信,黑龍山暗避前程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早發(fā)
- 西日眼明看少長,北風(fēng)身醒辨寒溫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逾嶺嶠止荒陬抵高要
- 深夜月明松子落,儼然聽法侍生公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鑒玄影堂
- 歸來獻(xiàn)明主,歌舞隘春城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雜曲歌辭·皇帝感詞
- 蒼蒼此明月,下界正沈眠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同薛存誠登棲巖寺
- 微風(fēng)月明夜,知有五湖心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觀袁修侍郎漲新池
- 歸來獻(xiàn)明主,歌舞溢春城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皇帝感詞
- 海底有明月,圓于天上輪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絕句
- 上人分明見,玉兔潭底沒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贈智朗禪師
- 嵩少分明對,瀟湘闊狹齊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永福湖和楊鄭州
- 叩齒坐明月,支頤望白云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過楊道士居
- 夜暮眠明月,秋深至洞庭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送殷侍御赴同州
- 夷險但明月,死生應(yīng)白蓮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魯望昨以五百言見貽過有褒美內(nèi)揣庸陋彌增愧
- 命予傳明禱,祗事實(shí)不遑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太湖詩·包山祠
- 一日造明堂,為君當(dāng)畢命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公齋四詠·小松
- 一入承明廬,盱衡論今昔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北禪院避暑聯(lián)句
- 鼓子花明白石岸,桃枝竹覆翠嵐溪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虎丘寺西小溪閑泛三絕
- 雨洗清明萬象鮮,滿城車馬簇紅筵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登第后寒食杏園有宴,因寄錄事宋垂文同年
- 族類分明連瑣王吉,形容好個似蟛蜞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病中有人惠海蟹轉(zhuǎn)寄魯望
- 樓殿倚明月,參差如亂峰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古宮詞三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