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在第2個字的詩句
明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質明日尚涼,行行高峰西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大浪灘步至東館
- 長明燈籠照十方,胸中亦復作是光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靈隱寺行呈伏虎巖
- 天明黃道日,地重紫陽山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紫陽趙山長治臺叟三首
- 汝明家在軍都山,田十五頃清潁灣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郎川紀勝圖
- 淵明面匪宣明面,誰歟障我西風扇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淵明采菊圖
- 淵明歸去來,妙甚第三語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淵明歸來圖
- 店明燈透壁,石響馬升坡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過畫龍天始明
- 淵明詠二疏,寄意匪自譽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和陶詠二疏為郝夢卿畫圖盧處道題跋作
- 四明北郭四十里,文溪之名四海稱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寄題暢上人文溪別業詩
- 淵明肯仰宣明面,早辦棺前自祭文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俳體戲書二首
- 質明靸破鞋,滿砌落葉濕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秋夜聽雨
- 其明未嘗減,西沒復東出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家自昭慈湖山長
- 大明曉常升,難瞇萬目視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家自昭慈湖山長
- 述明棄官歸東林,玉帝降敕榮冠簪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術明居士燕道覺歸東林
- 阿明垂四齡,語遲無可奈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五月理抵舊隱
- 平明視荒園,破鞋涉泥途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五月十四日梅雨始通走筆二十韻
- 明明德新民,此書洙泗孫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魯至道
- 淵明山氣忘言外,太白秋聲靜坐中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觀妙軒
- 雙明螢度水,一向柳拖風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六月二十九夜
- 書明螢度幾,簟冷竹遮床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汪翔甫讀予詩稿見寄二首
- 端明洪公舜俞集中有此詩,予不敢信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唐師善洪崖圖
- 窗明不寐夜寥寥,恍惚珠幢跨玉橋。 -- 出自宋·方蒙仲·和劉后村梅花百詠
- 分明后身是,環子伴三郎。 -- 出自宋·方蒙仲·鴛鴦梅
- 秋明河漢外,月近南斗旁。 -- 出自宋·方翥·句
- 霜明玉節映寒流,馬渡蘆溝向上頭。 -- 出自宋·傅諴·使金
- 淵明久閑居,欲釀苦無秫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謝鄭如晦餉酒詩
- 承明俄罷直,光范肯馳書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鶴林吳尚書挽詩二首
- 端明奉璽書,侍郎傳睿旨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要君
- 孔明廟柏信稱古,上距何翅千年奇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禹柏行
- 淵明肯仕義熙世,劉老要完元佑人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春日偶成
- 空明不礙醉中行,月暈風生夜幾更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夜行浸碧
- 分明歸去赤城東,依約醒來客夢中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隱幾
- 分明吟世界,盡在此闌干。 -- 出自宋·顧逢·題詩境樓
- 淵明籬落發鉛華,疑是西湖處士家。 -- 出自宋·顧逢·白菊花
- 月明無處認,香氣襲人衣。 -- 出自宋·顧逢·白蓮花
- 分明天地開圖畫,山自飛來猿自來。 -- 出自宋·顧逢·甫游冷泉亭
- 淵明曾作令,相對亦無錢。 -- 出自宋·顧逢·雨邊對菊
- 水明山秀讀書地,萬古悠悠遺芳躅。 -- 出自宋·管御史·題文公書院
- 月明沙磧夜,霜落雁門秋。 -- 出自宋·郭守文·送王德明樞密之代州
- 要明師指藥物,藉元神為本柄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再和二首
- 分明含雨意,何事不為霖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秋陰
- 淵明久寂寞,千載得知音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題宋公圭宿云軒
- 鑒明不受微垢,玉潔靡見纖瑕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和曾端伯安撫勸道歌
- 圣明圖治切,仄席用儒生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送友人赴省
- 彌明息如雷,非我門下客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戲題睡庵壁
- 分明作個山陰會,仍有當時幼婦辭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次韻董守流杯池
- 淵明識琴心,徽弦總不具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仁壽縣治新開小軒以琴中趣名之用趣字韻賦之
- 光明無與比,通昔夢魂安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少虛以中秋有月預作詩亦次韻矣而月不為出因
- 分明千帝紀,況乃畔天都。 -- 出自宋·郭稹·聞延州警
- 分明記得經行處,曾侍君王到上層。 -- 出自宋·過孟玉·再扈從游小山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