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在第17個字的詩句
明在第一十七個字的詩句
- 枕障薰爐隔繡帷,二年終日苦相思,杏花明月始應知。 -- 出自唐·張曙·浣溪沙·枕障薰爐隔繡帷
- 詩詞名句鑒賞:“誰為含愁獨不見,更教明月照流黃” -- 出自··
- 青天有月來幾時,我今停杯一問之:人攀明月不可得,月行卻與人相隨? -- 出自唐·李白·把酒問月
- 廬山秀出南斗傍,屏風九疊云錦張,影落明湖青黛光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
- (臣嘗于經(jīng)筵論奏仁宗皇帝謚日明孝:若明而不仁,則民畏而不愛;仁而不明,則民愛而不畏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大行太皇太后挽詞二首
- 喜草堂經(jīng)歲,重來杜老,斜川好景,不負淵明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沁園春 再到期思卜筑
- 昨夜凝霜皎如月,碧瓦鱗鱗凍將裂;今夜明月卻如霜,竹影橫窗更清絕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冬夜吟
- 柳絲榆莢自芳菲,不管桃飄與李飛;桃李明年能再發(fā),明年閨中知有誰? -- 出自清·曹雪芹·葬花吟
- 今夕不知何夕,得共寒潭煙艇,一笑俯空明。 -- 出自宋·朱熹·水調(diào)歌頭·長記與君別
- 君不見東家玉壺本弟兄,叩之猶解語分明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緘口翁
- 憶昔參幾杖,雍容覷規(guī)模,引接開藻鑒,高明通事樞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寄南陽謝外舅
- 綀單夜共,波心宿處,瓊簫吹月霓裳舞,向明朝、未覺花容悴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鶯啼序
- 伴虎溪僧、鶴林友、龍山客;似杜工部、陶淵明、李太白;有洞庭柑、東陽酒、西湖蟹。 -- 出自元·馬致遠·撥不斷·菊花開
- 祖宗憲度存諸書,{灶土換霍}若白日明天衢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邊將
- 倚危樓縱目,繡簾初卷,扇邊寒減,竹外花明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風流子·吳越東風起
- 靈心底豫,休祥充塞,端闈肆眚,愛日燦然明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六州
- 肯不肯疾些兒通報,休直到教擔閣得天明了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【雙調(diào)】得勝樂
- 心緣身外境,法相本常存,若求無生理,先明取善根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——杜牧古調(diào)詩吟山色里,無弦琴在月明中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同趙二十二訪張明府郊居聯(lián)句
- 鵜鷞[1]一聲春已曉,蝴蝶雙飛,暖日明花草。 -- 出自金·段克己·蝶戀花·鵜鷞[1]一聲春已曉
- 巨靈接見媧皇前,驚呼一笑軒轅之子彌明癲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華山高
- 嗟自慚承夫子而不失予兮,傳古道甚分明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孟夫子生生亭賦
- 算人生行樂,不須富貴,官居游適,必就高明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洞庭春色/沁園春
- 我原得媧皇煉石補此破漏天,令三光繼明,萬物可睹,免使百萬億蒼生憔悴困泥土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苦雨吟
- 奎畫有堂輝煥,中著臺星一點,長伴壽星明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水調(diào)歌頭·九月二十六
- 知是南宮列宿,初出極星未遠,龍角正分明。 -- 出自宋·王識·水調(diào)歌頭·一雨洗空閣
- 用即經(jīng)綸天下,不用歸謀三徑,一笑友淵明。 -- 出自宋·王千秋·水調(diào)歌頭·披錦泛江客
- 用河車搬載,充開牛斗,星辰潔皎,光射分明。 -- 出自宋·宋先生·沁園春·速速修行
- 休說當時雕輦,不見后來游鹿,斜照水空明。 -- 出自宋·張鎡·水調(diào)歌頭·孤棹溯霜月
- 算頑云癡霧,不難掃蕩,青天白日,元自分明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沁園春·夜雨三更
- 操存益固兮涵養(yǎng)益深,臨行一念兮尤清明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鄭寺正挽辭
- 正榆更新火,觴浮曲水,那堪上巳,又是清明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沁園春·形勝風流
- 君不見飯顆山頭餓少陵,柴桑徑里饑淵明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騰·示林桂高歌
- 方花古{傅左換土}袞香絮,院靜簾垂明燕語,沉注銷來煙半縷。 -- 出自宋·趙孟堅·采桑曲
- 彼山棚魍魎,雷霆震擊,海瀕赤子,天日開明。 -- 出自宋·何夢桂·沁園春·袞衣繡裳
- 獨聞東南倚天聳石壁,上有一輪照耀之明月,下有一道演迤之清流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與徐同知
- 況百年經(jīng)界,于今修復,四賢道學,至此彰明。 -- 出自宋·程東灣·沁園春·毓德婺虛
- 遙望九霄上闕,靄靄慶云澄處,一點將星明。 -- 出自宋·馬伯升·水調(diào)歌頭·和氣應鼙鼓
- 枕障熏爐隔繡帷,二年終日苦相思,杏花明月始應知。 -- 出自唐·張曙·浣溪沙
- 遮窗密影朝朝見,聒枕幽聲夜夜聞,更待明年漸滋盛,投林宿鳥定成群。 -- 出自宋·李昉·齒疾未平灸瘡正作新詩又至奇韻難當暗忍呻吟
- (《讀武帝內(nèi)傳》)翻身騰白浪,探爪擢明珠。 -- 出自唐·鄭遨·與羅隱之聯(lián)句
- 憶帳中親者,似嫌羅密,尊前斜注,翻怕鐙明。 -- 出自元·邵亨貞·沁園春·漆點填眶
- 這個先天妙理,日用著衣吃飯,相對甚分明。 -- 出自元·李道純·水調(diào)歌頭 贈秋蟾周先生
- 一窮玄關透了,八片頂門裂破,迸出寶蟾明。 -- 出自元·李道純·水調(diào)歌頭 贈寶蟾子
- 更把玄風鼓動,天外迷云消散,慧月朗然明。 -- 出自元·李道純·水調(diào)歌頭 贈劉居士
- 問明鏡非臺,菩提非樹,境由心起,可得分明? -- 出自當代·梁羽生·沁園春·一劍西來
- 杜康曾唱蓮花落,劉伶好飲舞啰哩,陶淵明賞菊醉東籬。 -- 出自宋·釋道濟·與張?zhí)狳c共飲席間作
- 瑞巖老漢卻不敢與之較重較輕,斤兩分明。 -- 出自宋·釋妙倫·偈頌八十五首
- 歧路春禽喧,高巖春水瀉頭頭三昧門,虛明周大野。 -- 出自宋·釋文準·送云侍者
- 白{左亻中纟右刀}叢中第一尊,硬將明越作臺溫。 -- 出自宋·釋心月·和掃破庵塔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