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在第14個字的詩句
明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丹霞一縷通紫京,瑤華雙頰桃花明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東海游仙歌簡王學士元馭王中丞元美
- 朝元閣上翠煙橫,太乙壇前白露明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宮詞一百首(并序)(錄五十首)
- 金屋半開春寂寞,珠簾不動月分明。 -- 出自明·謝榛·春宮詞
- 親承節命遠征兵,暫侍高堂錦服明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奉送同府潘公募兵廣東二首
- 朝辭邸第風塵暗,夜度居庸塞火明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保安州(寄青霞沈君)
- 紅葉蟬聲湘寺遠,碧潭鴻影漢川明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湘漢秋晴圖
- 松下琴書晴亦潤,竹西窗戶晚猶明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郡齋養疴呈醉樵內史(二首)
- 亦欲雨蓑搖短楫,西湖新水蕩空明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和謝雪坡錢塘見寄
- 被提芳草茸茸暗,鏡渚夭花灼灼明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春夕聞雨坐至曉寄熊南沙
- 霜壓啼烏驚月上,夜驕饑鼠闞燈明。 -- 出自清·查慎行·寒夜次潘岷原韻
- 他日相思忘不得,平山堂下五清明。 -- 出自清·王士禎·冶春
- 簾衣一桁晚風輕,艷艷銀燈到眼明。 -- 出自近代·弘一·簾衣
- 晚尋水澗聽松韻,夜上星壇看月明。 -- 出自唐·徐氏·題彭州陽平化
- 漢家曾草巡游賦,何似今來應圣明。 -- 出自唐·蘇颋·扈從鄠杜間奉呈刑部尚書舅崔黃門馬常侍
- 酺來萬舞群臣醉,喜戴千年圣主明。 -- 出自唐·蘇颋·廣達樓下夜侍酺宴應制
- 未櫛憑欄眺錦城,煙籠萬井二江明。 -- 出自唐·劉駕·曉登(一本有成都二字)迎春閣
- 滿印白檀燈一盞,可能酬謝得聰明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荊州新秋寺居寫懷詩五首上南平王
- 西朝歸去見高情,應戀香燈近圣明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送胤公歸闕
- 石路險盤嵐靄滑,僧窗高倚泬寥明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題南岳般若寺
- 猛勢微開萬里清,月中看似日中明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對雪寄荊幕知己
- 一彈一撫聞錚錚,老龍影奪秋燈明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古劍歌
- 連旬陰翳曉來晴,水滿圓塘照日明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春晴感興
- 走天汲汲勞四體,與天作眼行光明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月蝕詩
- 朝光欲動千門曙,麗日初照百花明。 -- 出自唐·楊師道·闕題
- 身是三千第一名,內家叢里獨分明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吳姬十首
- 關睢憔悴一儒生,忽把魚須事圣明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寄唐州楊郎中
- 露染霜干片片輕,斜陽照處轉烘明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紅葉
- 不知捧詔朝天后,誰此登臨看月明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太保中書令軍前新樓
- 欲下闌干一回首,烏歸帆沒戍煙明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登漢州城樓
- 不奈春煙籠暗淡,可堪秋雨洗分明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東歸望華山
- 紫溪舊隱還如此,清夜梁山月更明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分水嶺
- 踏青堤上煙多綠,拾翠江邊月更明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閑居有作
- 此時歸夢隨腸斷,半壁殘燈閃閃明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中夜聞啼禽
- 臨明一陣梨花雨,夢隔珊瑚斗帳明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宮詞
- 夜深獨倚欄干角,玉笛橫吹弄月明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宮詞
- 漢殿未傳紅蠟燭,到家猶得趁沮明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和永頻出省有日書事
- 故人臨月應相望,一夕寒光特為明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冀館春夕見月
- 調弦拂匣倍含情,況復空山秋月明。 -- 出自唐·司馬逸客·雅琴篇
- 魚麗陣接塞云平,雁翼營通海月明。 -- 出自唐·賀朝·從軍行
- 鴉翻楓葉夕陽動,鷺立蘆花秋水明。 -- 出自唐·陶峴·西塞山下回舟作
- 天孫天孫,何為今兮學且難,負星明而東游閑閑。 -- 出自唐·程彌綸·懷魯
- 謬將蹇步尋高躅,魚目驪珠豈繼明。 -- 出自唐·王鋌·登越王樓見喬公詩偶題
- 紺宇初成國已清,千靈慈護屬仁明。 -- 出自宋·葉清臣·國清寺
- 一心三觀休分別,秋靜山高海月明。 -- 出自宋·葉清臣·大慈寺
- 且醉樽前金瀲滟,笙歌歸道月華明。 -- 出自宋·程師孟·端午出游
- 我是蓬萊東道主,倚欄長占日初明。 -- 出自宋·程師孟·秦少游題郡中蓬萊閣次其韻
- 當日龍船校五兵,旋開池沼學昆明。 -- 出自宋·劉敞·城南雜題
- 明年春風掃地起,一起萬物皆光明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冬日示楊季若梁天機
- 雖知自是文章得,須待秦臺寶鑒明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張李二君獲薦喜而成篇兼簡岑令蔣掾
- 鐵林合圍三十里,甲光如水魚鱗明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代人上明龍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