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在第14個字的詩句
明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熙朝仕版快茹征,五倍金元十倍明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64
- 東風吹雪陰復晴,西日冉冉林間明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春懷
- 坐想蘭亭通曲水,行聞上已接清明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呈李之儀
- 詩題寺壁云根潤,書檢松窗野色明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送楚執中隨侍入蜀
- 巖扉掩罷無他意,但爇靈蕪感盛明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喜姪宥及第
- 公車便不能徵出,搔首吾皇負圣明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留題李休山居
- 好在西湖波上月,酒醒還到紙窗明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離齊州后五首
- 千里相隨是明月,水西亭上一般明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離齊州后五首
- 山田雨足心無事,水榭華開眼更明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酬強幾圣
- 遠民歌舞戴升平,碧閣朱樓照眼明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送英州蘇秘丞
- 問吾何處避炎蒸,十頃西湖照眼明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西湖納涼
- 青天忽從樹杪見,白日漸向谷中明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喜晴赴田中
- 萬家市井魚鹽合,千里川原彩錯明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薛老亭晚歸
- 循除遠水春前急,繞郭空山雪后明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雪后同徐秘丞皇甫節推孔教授北園晚步
- 雨來莽蒼龍蛟起,秋入寥泬星斗明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奉和滁州九詠九首·瑯琊泉石篆
- 應須萬物冰霜后,來看瑯玕色轉明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南軒竹
- 忠義非徒勸風俗,愷悌固可交神明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送宣州杜都官
- 天垂遠水秋容靜,雪壓群山霽色明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清風閣
- 云中一點鮑山青,東望能令兩眼明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鮑山
- 人間有人司重輕,安得知汝有時明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丁亥三月十五日
- 前回共采芙蓉處,風自凄凄月自明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鷓鴣天·畫舫東時洛水清
- 來宵雖道十分滿,未必勝如此夜明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鷓鴣天·鳳燭星球初試燈
- 晨駕旌旄列隊行,龍旗遙映鳳城明。 -- 出自明·朱元璋·大祀
- 中宵茶鼎沸時驚,正是寒窗竹雪明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偶詩五首
- 亦知世路薄忠貞,不忍殘年負圣明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寓居有感三首
- 一言華袞足為榮,況吒文編久愈明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讀潁公清風庥
- 四合連山繚繞青,三川滉漾素波明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過故洛陽城
- 四朋清和雨乍晴,南山當戶轉分明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居洛初夏作
- 豈徒豐獄吹毛利,兼有秦臺照膽明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留別東郡諸僚友
- 陰煙苦霧朝不散,旭日不復能精明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苦寒行
- 年老逢春無用驚,對花弄筆眼猶明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又和來韻
- 云流電走何縱橫,昏醉視之雙日明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圣俞詠昌言五物·懷素書
- 項王初破函關兵,氣壓山河風火明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戲下歌
- 花下客來醒亦好,猶勝閉戶過清明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小詩招僚友晚游后園二首
- 五粒松深溪水清,眾山搖落月偏明。 -- 出自唐·徐凝·再歸松溪舊居宿西林
- 寶鏡磨來寒水清,青衣把就綠窗明。 -- 出自唐·徐凝·覽鏡詞
- 絮酒只雞千載事,楚天明日是清明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先寒食一日同張了心哭王太湖袁翰林
- 何時石嶺關頭路,一望家山眼暫明?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秋懷
- 襖錚??醬汗庾蓯粢*姚宋光明到此家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鷓鴣天 讀李崖州詩有感,何處新生黃雀兒,
- 不須更奏幽蘭曲,卓氏門前月正明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聽趙秀才彈琴
- 穿云宿處人難見,望月啼時兔正明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黃藤山下聞猿
- 前年同醉武陵亭,絕倒閑譚坐到明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邊上逢薛秀才話舊
- 南鄰公子夜歸聲,數炬銀燈隔竹明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南鄰公子
- 貧疑陋巷春偏少,貴想豪家月最明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與東吳生相遇(及第后出關作)
- 依家放鶴洲前水,夜半真如塔火明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鴛鴦湖棹歌 之一
- 大地山河一卷經,拈來題目甚分明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清靜經
- 柳困花慵風力輕,脫禪衣裌過清明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春詞七首
- 花落色衰婚舶客,獨守孤舟伴月明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琵琶行
- 寶馬香車政踏青,豈知已自過清明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行春辭九首
- 柳葉春深槐葉淺,桃花夜暗李花明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曉巡北圃七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