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在第11個字的詩句
明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
- 弓聲瀏亮秋風勁,旗采精明宿雨乾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九日閱武預觀軍容退而紀事
- 湖邊無地有塵埃,況復虛明向此開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寄題華藏院清軒
- 潮頭欲上風先至,海面初明日近來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宿海邊寺
- 登樓喜色禾將熟,望國誠明首不回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蜀王入大慈寺聽講(天復三年作)
- 汝為埋頭癡兀兀,愛向無明羅剎窟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偏承雨露潤毛衣,黑白分明眾所知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鵲
- 年逾弱冠即為老,節(jié)過清明卻似秋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惜春
- 眼看朝市成陵谷,始信昆明是劫灰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亂后春日途經(jīng)野塘
- 智燈已滅余空燼,猶自光明照十方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僧影
- 夜寒金屋篆煙飛,燈燭分明在紫微。 -- 出自唐·花蕊夫人·宮詞(梨園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詩)
- 山中萬境長寂寥,夜夜孤明我山上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山月行(一作關山月)
- 紫泥飛詔下金鑾,列象分明世仰觀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送秦煉師歸岑公山
- 岸遠沙平,日斜歸路晚霞明。 -- 出自唐·歐陽炯·南鄉(xiāng)子·岸遠沙平
- 送滄波、浮空千里,照斷霞、明滅卷晴霓。 -- 出自宋·葉夢得·八聲甘州·寄知還倦鳥
- 逡巡若遇頭綱品,感激方明壯士肝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丞相寵示白羊御酒之作
- 馬頭點綴飛才密,日腳微明意尚慳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至瀛州小雪貽蔣穎叔
- 靚妝炫服尋為土,不似昆明塹劫灰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叢臺
- 待移根、與賦歸來,敢比淵明松菊。 -- 出自宋·陳德武·惜馀春慢/選冠子
- 花飛后,歡呼一笑,又是說明年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滿庭芳·臘雪方凝
- 麟經(jīng)旨妙傳洙泗,騷學詞明慰汨羅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洪慶善郎中挽詩四首
- 但憐時節(jié)不相謀,正墮清明寒食里。 -- 出自宋·洪邁·與葉晦叔同考校諸生渙宿貢院作
- 此身已與三徑期,未分淵明跡如掃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癸亥秋行縣夜寓下生院倦甚慨然有歸歟之興戲
- 道士張君見奇古,精力強明奈寒暑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寄題張道士招真閣
- 訪瞿追孔聊游般,物外虛明如許寬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讀平險銘寄李漢老
- 覺來一枕凄涼恨,不敢分明說向人。 -- 出自宋·石孝友·鷓鴣天·收拾眉尖眼尾情
- 心似鑒,鬢如云,弄清影,月明中。 -- 出自宋·孫道絢·醉思仙·晚霞紅
- 受降城下草離離,寒食清明只自悲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湖州歌九十八首
- 群臣上疏納忠言,國害分明在目前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越州歌二十首
- 況凄涼、近來離思,應忘卻、明月夜深歸輦。 -- 出自宋·王沂孫·法曲獻仙音
- 問何時,風驅(qū)電掃,重見文明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六州歌頭·燧瑊勛業(yè)
- 寒林昨夜微經(jīng)雨,新跡分明過虎蹄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沙窩道中
- 長安知在何處,指點日邊明。 -- 出自宋·袁去華·水調(diào)歌頭·筆陣萬人敵
- 姮娥為誰著意,洗得十分明。 -- 出自宋·袁去華·訴衷情·曉來猶自雨冥冥
- 萬里碧空如洗,寒浸十分明月,簾卷玉波流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水調(diào)歌頭·今夕定何夕
- 誰家疏柳低迷,幾點流螢明滅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石州慢 己酉秋,吳興舟中作
- 本支秀茂旦復旦,典學熙明新又新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壽皇孫
- 夜深浪靜,任煙寒、自載月明歸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木蘭花慢·六橋春浪暖
- 泛天鏡里,溯流光、澄碧浸明眸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木蘭花慢·游船人散後
- 兩都絡繹波神肅,六合清明斗極高。 -- 出自金·蔡松年·渡混同江
- 倦游歸去,羽衣相過,會約明年 -- 出自金·蔡松年·雨中花 送趙子堅再赴遼陽幕
- 舉首望南山,獨蛾眉數(shù)峰明秀。 -- 出自金·段克己·月上海棠 和答楊生彥衡
- 春愁如雪不能消,又見清明賣柳條。 -- 出自元·倪瓚·竹枝詞二首
- 女蘿綠遍牽茅屋,烏樁紅明映落霞。 -- 出自元·倪瓚·寄養(yǎng)正
- 明朝道人步食強,風雨晦明知陰陽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艾師行,贈黃中子
- 虎丘山上塔層層,靜夜分明見佛燈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蘇臺竹枝詞 一十首
- 灑君熱,寧君軀,須飲鮫人明月珠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鮫人曲
- 九重關內(nèi)急群言,天子英明在東觀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送王知事遷臺架閣
- 可憐歌舞舊城闕,又是昆明幾劫灰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與客登望海樓(二首)
- 遠人新到三韓國,中土文明聚五星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與客登望海樓(二首)
- 甚人今未老,花應依舊,約明年再。 -- 出自元·張翥·水龍吟 西池敗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