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在第10個字的詩句
明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禪心隨水凈,佛眼共燈明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宿寶勝寺
- 疑隳大鼎存銘識,似毀明堂露榱桷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石鼓歌
- 悲哉復何言,一死以自明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擬古樂府 申生怨
- 君為臣,臣就國,父子幽明不相白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濟陽怨
- 今夕定知何夕是,好風明月未堪論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雪后飲胡彥超冬官歸疊席上韻
- 剛道人琴一夜亡,故人明日報哀章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次王古直哭兆先韻柬方石(二首)
- 極目春明門外路,扁舟明日定天津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木齋先生將登舟以詩見寄次韻(二首)
- 陰晴雖不定,天地自分明。 -- 出自宋·白珽·春日田園雜興
- 踽踽行來舉頭見,一隊明駝迤邐。 -- 出自·顧隨·賀新郎·又是寒冬矣
- 無意開窗卻見,好一天明月。 -- 出自·顧隨·好事近·燈火伴空齋
- 白日?宛晚其將入兮,明月銷鑠而減毀。 -- 出自先秦·宋玉·九辯
- 舟閑人已息,林際月微明。 -- 出自宋·鮑當·松江夜泊
- 天馬抱奇相,緊骨瞳方明。 -- 出自宋·鮑輗·天馬
- 困睡饑餐何所有,一溪明月照梅花。 -- 出自宋·貝守一·絕句
- 歸去故園行樂處,清風明月好安排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歸去來辭
- 欲來不解自操持,白日明庭抱愛姬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上·漢高帝八首
- 木牛流汗上青天,漢火明知不可然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費祎
- 茂材異等竟無聞,教耨明耕卻有人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上·張湯公孫弘
- 地勢尊嚴今上國,天王明圣此中興。 -- 出自宋·諶祜·句
- 拾薪歸底用,石鼎待彌明。 -- 出自宋·鄧林·次韻陳鈞甫郊行
- 將心除妄妄難除,即妄明心道轉迂。 -- 出自宋·釋寶印·偈二首
- 新半山為甚燒香禮拜,明珠絕纇,皓玉無瑕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雖曰眼席底空花,直是明白洞然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打拳何似吃拳時,此理明明向誰說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徐換緩步五峰頭,一輪明月凌霄漢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自贊
- 輥底怒濤千丈雪,轉空明月一天秋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送楷維那
- 云生峰頂白,月近水邊明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江村晚望
- 不知眼病見空花,認作明星一何錯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月下精神,風前態度,明明祖意無回互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優曇初現葉團團,錯落明璣走碧盤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荷露跳珠
- 隨機發問絕親疏,法界明文本不殊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應現機關俱寂默,始知明鑒照昏蒙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不類樂中得此名,圓月明時何自苦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愚心違善道,慧眼自分明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學古身何措,輝華日瑩明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海嶠浮云合,神光照室明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罔象精通感,淳和道可明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日昃相依勢,花開觸處明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支枕睡余人寂寂,一軒明月滿窗風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含云寺書事六絕句
- 石上坐忘驚覺晚,山前明月伴人歸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含云寺書事六絕句
- 解衣歸臥玉瑣碎,仰看明月穿疏篷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游武夷
- 三歲三遷吾事足,歸驕明月弄清風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賀廣東黃漕生辰六絕
- 金篦容我刮,管取眼增明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再游南華臨出門書記妙瑩獻絕句索留題賦兩篇
- 笑捐數寸玉,增我雙眼明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謝廣東經略潘直閣間分貺李濟墨
- 獨以高風資眾望,終為明德累初心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道旁有松為人所刳伐因自吊且慰焉
- 屋密風傳冷,窗虛月漏明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都下臥中
- 金篦輕發膜,銀海驟增明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上浙東帥王尚書
- 信為吾道計,切忌太分明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觸興
- 固然天遠大,加以眼高明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辭東廟途中作
- 安得長閑棹歌里,清風明月任年華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逆旅書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