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在第10個字的詩句
明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萸盤照重九,纈蕊兩鮮明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子由所居六詠
- 東西有人問老翁,為道明燈照華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謝子高讀淵明傳?此詩為黃庭堅作?
- 海中方士覓三山,萬古明知去不還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驪山三絕句
- 潮聲夜半千巖響,詩句明朝萬口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孔長源挽詞二首
- 山下白云橫匹素,水中明月臥浮圖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十月十五日觀月黃樓席上次韻
- 潮聲半夜千巖響,詩句明朝萬口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孔長源挽詞二首
- 人競春蘭笑秋菊,天教明月伴長庚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張軒民寺丞赴省試
- 太史新年瞻瑞氣,四星明潤紫宮中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皇太妃閣五首
- 收拾小山藏社甕,招呼明月到芳樽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新釀桂酒
- 黑月在濁水,何曾不清明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留別蹇道士拱辰
- 龍山憶孟子,栗里懷淵明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九日閑居
- 懶惰便樗散,疏狂托圣明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子由初到陳州見寄二首次韻
- 老手便劇郡,高懷厭承明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錢藻出守婺州得英字
- 不覺春風吹酒醒,空教明月照人歸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韓康公坐上侍兒求書扇上二首
- 應笑武都山下土,枉教明月殉佳人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臨安三絕 石鏡
- 好學老益堅,表里漸融明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初別子由
- 驚鵲再三起,樹端已微明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赴假江陵夜行郊行步月作
- 天愛禪心圓且潔,故添明月伴清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續辯才詩二句
- 不愿君為孟浩然,卻遭明主放還山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梅圣俞詩集中有毛長官者今于潛令國華也圣俞
- 官馀閑日月,湖上好清明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趙德麟餞飲湖上舟中對月
- 霏霏雨露作清妍,爍爍明燈照欲然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雨中明慶賞牡丹
- 疾惡逢伯厚,識真似淵明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贈朱遜之
- 四更山吐月,皎皎為誰明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江月五首
- 對花無信花應恨,直恐明年便不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吉祥寺花將落而述古不至
- 誰為天公洗眸子,應費明河千斛水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子由中秋見月
- 幽龕入窈窕,別戶穿虛明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碧落洞(在英州下十五里。)
- 劍氣崢嶸夜插天,瑞光明滅到黃灣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浴日亭(在南海廟前。)
- 借問瘟君欲何往,紙船明燭照天燒。 -- 出自·毛澤東·七律二首·送瘟神
- 誰教并蒂連枝摘,醉后明皇倚太真。 -- 出自宋·李清照·瑞鷓鴣
- 誰教并蒂連枝摘,醉後明皇倚太真。 -- 出自宋·李清照·瑞鷓鴣
- 風度精神如彥輔,太鮮明。 -- 出自宋·李清照·攤破浣溪沙·揉破黃金萬點輕
- 況青云咫尺,朝暮入承明后。 -- 出自宋·李清照·長壽樂·微寒應候[2]
- 慶高閎此際,掌上一顆明珠剖。 -- 出自宋·李清照·長壽樂·微寒應候
- 風度精神如彥輔,大鮮明。 -- 出自宋·李清照·攤破浣溪沙/山花子
- 況乃王師順,撫養甚分明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新安吏
- 只益丹心苦,能添白發明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月
- 越裳翡翠無消息,南海明珠久寂寥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諸將五首
- 傍見北斗向江低,仰看明星當空大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夜歸
- 村舂雨外急,鄰火夜深明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村夜
- 誰家且養愿終惠,更試明年春草長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瘦馬行
- 焉得附書與我軍,忍待明年莫倉卒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悲青坂
- 凄惻念誅求,薄斂近休明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同元使君舂陵行
- 氣沈全浦暗,輪仄半樓明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八月十五夜月二首
- 常時任顯晦,秋至輒分明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天河
- 羈棲愁里見,二十四回明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月三首
- 羽毛知獨立,黑白太分明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花鴨
- 走平亂世相催促,一豁明主正郁陶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久雨期王將軍不至
- 寒空巫峽曙,落日渭陽明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奉送卿二翁統節度鎮軍還江陵
- 數金憐俊邁,總角愛聰明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不歸
- 峽云籠樹小,湖日落船明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送段功曹歸廣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