旌在第2個字的詩句
旌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心旌無終薄,日夕風中飛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送譚廷碩司戶歸魚復
- 弓旌羔雁招,尚落滄海遺。 -- 出自宋·陳長方·文儒見和四詩欽嘆高妙謹用韻為答卒章問訊汝
- 霓旌隊下鶴萬群,絳節朝回云五色。 -- 出自宋·陳東之·游沃洲山
- 雙旌原上行人泣,況是交親淚迸泉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挽鄭通判
- 雙旌未逐詔書還,放適何妨且謝安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和趙忠州園亭落成宴客三首·自為堂
- 霓旌恍惚剛風外,蕊殿崔嵬劫火前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飲興道觀有感五首
- 雙旌定何處,撫字振新聲。 -- 出自宋·黃彥平·送黃司錄
- 詔旌門第殊恩沛,教被鄉閭益訟藏。 -- 出自宋·賈宜·題義門胡氏華林書院
- 抗旌出五嶺,廣府開巨幕。 -- 出自宋·金君卿·代人送廣州劉待制
- 銘旌瘴煙里,過者為悽惻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哭駕部舅
- 雙旌過對揚,當契君臣遇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送章發運楶
- 雙旌明滅轉委蛇,行遍秋山意若何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分按洛西諸邑登山出永寧西望晚宿韶山寺
- 霞旌霜刃鼓雷發,凱旋夾路人駢肩。 -- 出自宋·李若水·贈張墨卿
- 行旌此去隔關山,頓覺幽齋笑語闌。 -- 出自宋·李若水·次韻宋周臣留別
- 行旌遇佳勝,呼賓羅芳尊。 -- 出自宋·林亦之·范宰見寄游草堂誰謂漁鹽市之什輒同賦一篇不
- 雙旌迎曉指林廬,五馬逢辰政得輿。 -- 出自宋·林宗放·次宣州太守韻
- 晨旌幾礙觀山目,夜柝翻驚夢月情。 -- 出自宋·馬大同·題龍潭石巖
- 揚旌一覽天下勝,詞源倒峽知優為。 -- 出自宋·錢鍪·次袁尚書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韻
- 霓旌何為下南國,伊傅事業須林泉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樓尚書生日
- 霓旌羽蓋蔽空日,云軿鶴馭閃天衢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周草窗命題異人爪搯仙境圖
- 雙旌引過題橋路,五里迎歸衣錦鄉。 -- 出自宋·舒雄·太守王公植松因賦
- 蜺旌羽節追不及,飄遙雙幘墮碧空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巾山行同王監簿作
- 霓旌絳節仙家樂,金闕銀臺海上山。 -- 出自宋·四錫·乾明節祝圣壽
- 霓旌絳節知何處,空有蓮花送好音。 -- 出自宋·孫何·詩三首
- 霓旌導絳節,授以長生方。 -- 出自宋·陶應靁·古詩二首
- 前旌沖瘴雨,栱木兆新阡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王侍郎挽章
- 使旌驅近郭,民宴列芳池。 -- 出自宋·邢夢臣·和趙閱道游海云山
- 門旌孝義為人范,殿試賢能是國華。 -- 出自宋·姚秘·題義門胡氏華林書院
- 雙旌大江左,一節古吳中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挽石似之郎中
- 使旌獵獵晝連宵,剩說吟邊涌思飄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誠齋指檐頭雪為詩材二首
- 前旌擁歸騎,緩轡徐馭稱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玉·游大禹寺回馬上口占
- 風旌翻鳳蜺,晨炷燎榆沉。 -- 出自宋·張耆·余自天禧元祀解宥密之職首治是邦越明月而移
- 霓旌鳳輦云間合,翠管銀笙天上來。 -- 出自明·張紳·題王提舉界畫宮殿圖
- 雙旌容托乘,此地舉茶杯。 -- 出自宋·章岷·陪范公登承天寺竹閣
- 門旌千古義,學聚四方人。 -- 出自宋·趙赴·題義門胡氏華林書院
- 弓旌已陳跡,泉石高余音。 -- 出自宋·鄭寅·夾漈草堂
- 銘旌今遠近,到日敗垣存。 -- 出自宋·周南·哭同年友馮校書
- 孰旌表兮陪廟祀,顯一門厲斯世。 -- 出自宋·諸葛興·會稽頌·城隍龐王
- 弓旌處處求巖穴,未許行吟玩物華。 -- 出自明·顧觀·送劉彥英
- 鸞旌孔蓋幸汾陰,丹霞紫霧瑤壇深。 -- 出自明·顧夢圭·感事六首
- 揚旌指敝廬,千里同歸路。 -- 出自明·皇甫汸·春答子安兄歲暮見貽
- 晨旌抗欲徂,午馬哮不發。 -- 出自明·皇甫汸·送楊子祐知興國
- 千旌萬騎雄哉紛,四家從以部領軍。 -- 出自明·黃佐·圣人出一章十句
- 青旌溪上浴,黃犢雨中耕。 -- 出自明·金大車·幽居
- 雙旌初到郭,片刺忽臨門。 -- 出自明·陸懋龍·行部公安袁進士中郎過訪
- 彩旌縣雉尾,畫鼓靜鼉音。 -- 出自明·陸容·登太倉衛樓
- 回旌駐蹕人豈知,伐鼓撞鐘日云暮。 -- 出自明·馬汝驥·邵園行
- 霓旌浮動蒼龍影,御馬行翻碧玉蹄。 -- 出自明·王英·直禁中次韻
- 霓旌掩冉欲歸去,美人持贈青瑯玕。 -- 出自明·王佐·畫竹
- 蘭旌蕊帔白雉裘,笑倚紅欄拾瑤草。 -- 出自明·許妹氏·望仙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