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在第9個(gè)字的詩句
方在第九個(gè)字的詩句
- 分外一般天水色,此方獨(dú)許染家知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碧蟬兒花
- 塵外乾坤豈易窺,上方尋勝短筇隨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東林寺上方塔
- 日日汲花朝復(fù)暮,當(dāng)方曾說病人無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葛公雙井
- 無力可延春色住,有方曾著藥名遺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木香花
- 誰樓罷傳角,將啟東方明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曉出西門問程廬山回懷云翁
- 明道十事奏,橫渠一方議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上嚴(yán)廉訪十首
- 太平六典深識(shí)此,下方余意公惓惓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觀洛行
- 惜哉桓榮無此學(xué),西方現(xiàn)出金光仙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觀洛行
- 茫茫大化運(yùn),上下四方宇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題林氏藥圃
- 遂令閩山陬,盡入職方宇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游武夷山
- 調(diào)羹娘子善刀藏,尚方滋味何分辯。 -- 出自宋·孫銳·湖中蜆蚌甚佳村婦調(diào)羹名曰水菜余珍嗜之作水
- 咫尺玉階沾露后,尚方丹詔落云端。 -- 出自宋·孫銳·楊郡王還鄉(xiāng)
- 我已位塵三事后,君方名列五科中。 -- 出自宋·劉沆·送鄉(xiāng)人尹鑒登第歸
- 孫枝浸盛,萬卷家傳方冊。 -- 出自宋·葉巽齋·感皇恩·冬嶺秀喬松
- 洞賓仙客,誕節(jié)明朝,方齊自號(hào)今日稱觴。 -- 出自宋·趙宰·聲聲慢·洞賓仙客
- 二物會(huì)時(shí)為道本,五方行盡得丹名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七言
- 后羿久忘逃去處,東方尚憶來年月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滿江紅·……正秋容萬里
- 承欲往梁宋,梁宋災(zāi)方重,旦夕為人訟。 -- 出自·***·任叟書授劉生
- 沙墟陰欲暮,郊色淡方閑。 -- 出自唐·陳翊·登城樓作
- 官稱伯趙氏,色辨五方云。 -- 出自唐·于尹躬·南至日太史登臺(tái)書云物
- 幾年不與聯(lián)床吟,君方客吳我猶楚。 -- 出自唐·武元衡·秋夜雨中懷友
- 金湯千里國,車騎萬方人。 -- 出自唐·高弁·省試春臺(tái)晴望
- 詩來謂我清而臞,我方忍欲將忍饑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次韻答簡簿
- 志定學(xué)始進(jìn),身臞道方肥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送許士龍秘校
- 我亦杜門嫌俗子,今方下榻得詩流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次韻胡連翁攜詩見訪
- 絕頂瓊瑤蒙竹樹,上方宮殿隔藤蘿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和王右司游南岳得晴
- 腷膊雞聲夜向晨,東方飛景到云林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呂待制所居八詠·朝陽
- 天衢皆利往,吾道泰方行。 -- 出自唐·封孟紳·賦得行不由徑
- 如天涵素色,侔地引方流。 -- 出自唐·鄭俞·賦得玉水記方流
- 氤氳冥瑞影,演漾度方流。 -- 出自唐·王鑒·賦得玉水記方流
- 爾解分飛卻回去,我方從此向南行。 -- 出自唐·李渤·桂林嘆雁
- 投馬災(zāi)未弭,為魚嘆方深。 -- 出自唐·李德?!|郡懷古二首·王京兆
- 巉巉雪中嶠,磊磊標(biāo)方峭。 -- 出自唐·韋處厚·盛山十二詩·繡衣石榻
- 拋卻弓刀上砌臺(tái),上方臺(tái)榭與云開。 -- 出自唐·楊汝士·建節(jié)后偶作
- 道高天子問,名重四方招。 -- 出自唐·喻鳧·贈(zèng)張濆處士
- 郢城帆過夜,漢水月方秋。 -- 出自唐·劉得仁·送周鉞往江夏
- 右地名王爭解辮,遠(yuǎn)方戎壘盡投戈。 -- 出自唐·崔鉉·進(jìn)宣宗收復(fù)河湟詩
- 立事成功盡遠(yuǎn)圖,一方獨(dú)與萬方殊。 -- 出自唐·姚鵠·襄州獻(xiàn)盧尚書
- 金磬泠泠水南寺,上方僧室翠微連。 -- 出自唐·李郢·江亭春霽
- 南國舊知何處得,北方寒氣此中凝。 -- 出自唐·崔玨·水晶枕
- 所思千里便,豈計(jì)萬方憂。 -- 出自唐·許棠·汴河十二韻
- 九郡竟歌兼煮海,四方皆得共和羹。 -- 出自唐·許棠·講德陳情上淮南李仆射八首
- 唯應(yīng)霄漢客,絕頂路方通。 -- 出自唐·許棠·汝州郡樓望嵩山
- 松下清風(fēng)吹我襟,上方鐘磬夜沈沈。 -- 出自唐·李山甫·賦得寒月寄齊已
- 陣經(jīng)旸谷薄,勢想朔方偏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雪十二韻
- 嗣冊儲(chǔ)皇帝命行,萬方臣妾躍歡聲。 -- 出自唐·殷文圭·觀賀皇太子冊命
- 卜鄰期太華,同上上方梯。 -- 出自唐·喻坦之·留別友人書齋
- 幾回愁不語,因看朔方圖。 -- 出自唐·張迥·寄遠(yuǎn)
- 一院有花春晝永,八方無事詔書稀。 -- 出自宋·李昉·禁林春直
- 乾坤一夕雨,草木萬方春。 -- 出自·李中·春日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