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在第8個字的詩句
方在第八個字的詩句
- 干弋倒用識安危,方便垂慈接個誰。 -- 出自宋·釋云岫·答法華東洲和尚
- 你也住,我也住,十方三世一時捏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偈頌二百零五首
- 不見一法即如來,方得名為觀自在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偈頌二百零五首
- 彼不見其有余,我方知其無外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偈頌二百零五首
- 一頭白發幾回春,方信閑身似癡人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偈頌二百零五首
- 照徹靈源湛不渾,方知幻泡同無礙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偈頌二百零五首
- 眉垂而楊,只默而方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筇倚床頭不去諸方行腳,口掛壁上欲學古人住持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虛空之身兮遍十方,古佛之心兮逾三光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發白面黃,鼻直口方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諸塵三昧,分身十方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孤禪一句,三世十方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體天地之含光,十方昭徹;用陰陽之變態,萬像崝嶸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一朝拶出通身汗,方信儂家不惜眉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頌古一百則
- 衲僧一日如知飽,方見云門面不慚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頌古一百則
- 郢人斲盡蠅泥也,方見元初鼻孔光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次韻真歇和尚圓覺經頌一十四首·凈諸業障菩
- 是須眉底有筋漢,方契寰中無舌人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與辨庵主
- 塵塵剎剎見身相,方信曹山井覷驢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純白禪人求頌
- 柳墻高於花,怒飛方可至。 -- 出自宋·釋正緣·送人謁柳開
- 百城若有歸來者,方見文殊一臂伸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朋·偈傾一百六十九首
- 放一頭低相見去,方知玉幾最高寒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朋·送璲上人
- 趯起須彌頭倒卓,方知兩兩不成雙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深·頌古十二首
- 移圓就方則辛,抑方為圓則苦。 -- 出自宋·釋智遇·無淮和尚禪者請贊仍侍立贊
- 著眼機輪上頭看,方知兩兩不成雙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偈頌一百六十首
- 笑里忽分泥水路,方知千里共同風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頌古一百二十一首
- 以樂均施不樂者,方名真樂丈夫兒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韓司諫樂谷
- 直須過量英靈漢,方入無邊廣大門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又六湛堂
- 如日之光,光照無方。 -- 出自宋·釋祖欽·道可道者
- 一念不生親領略,方知我法妙難思。 -- 出自宋·釋祖珍·偈三十五首
- 夏炎已云極,秋暑方自茲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借成喜杉棚成
- 蟣虱更無依附處,方知清野策為長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代影答贈一首
- 能探驪珠折得桂,方許驂鸞駕鳳皇,方令碧落為星郎。 -- 出自宋·四錫·贈宋小著
- 室明室暗兩相宜,方寸長存不可欺。 -- 出自宋·蘇邦·不欺堂
- 吾屬何流離,眾人方草竊。 -- 出自宋·蘇舜元·悲二子聊句
- 漸使犬羊歸畎畝,方知雨露遍華戎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奚山道中
- 更覽諸公賡和句,方知漢祀曲非工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又和蹇侍郎七言四韻
- 昭我先烈,緝熙萬方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南郊大禮慶成詩五首·右薦享于太廟
- 久嘆徊翔淹禁閣,方欣良直贊清朝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竊憶舊游再賦一篇
- 歲窮感親心,倚門方遠候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送趙君權中歸福唐兼呈陳季中
- 復土裕陵日,杖桐方守殯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累年告老恩旨未俞詔領祠宮遂還鄉闬燕間無事
- 玉帛系心真上策,方知三表術非疏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廣平宴會
- 五窮未可送,鬼語方嚘嚶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子寶東歸以嚶其鳴矣求友聲為韻作古詩七章寬
- 明朝把一麾,闊步方自此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東歸留別幕中同舍
- 所以五丈原,駐軍方雜耕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定軍山嘆
- 赫然會岐陽,長圍方大塊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四明山記游八十韻
- 早熟有餉獲,晚播方耦耘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頂山禱雨
- 中庭可明月,況此方揚輝。 -- 出自宋·唐士恥·送杰老住仙游
- 觀國豈非愿,懷親方蔚忡。 -- 出自明·唐肅·和牛士良
- 或參差不齊,如兵方結圓。 -- 出自宋·汪任·游南山
- 去古日已邈,來期方浩蕩。 -- 出自宋·汪炎昶·奉和族祖紫嚴翁謾興十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