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在第6個字的詩句
方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家門營立事方新,已畜傾巢覆穴人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司馬宣王
- 洗心□有義方易,間氣須教半點無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和答友人
- 幾年游泳與方舟,一旦同心友作讎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毛詩·谷風
- 藩垣屏翰無方尺,何用凌霄百丈高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明帝四首
- 起上林苑賞方朔,發會稽兵惜虎符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上·武帝
- 崎嶇放虎事方新,喜怒平生便見真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法正
- 已覺觀書妄,方參入世緣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雨夜
- 六月中夏,諸方放假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天門一合,十方無路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心猨知意馬,方便自須調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皇天睠命八方同,惟德惟馨依是輔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高明常鑒照,方寸欲何之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智達千經論,方關一寸心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世上多虛飾,方知一切心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機智潛棄用,方顯貴佳名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但味風塵里,方知宇宙寬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五色云銷黯,方知大道深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骎骎塵土久方還,直道謀身力愈難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書懷
- 照回天子今方晤,怒拂龍顏昔未遭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送孫莘老移知南京
- 芒芒草色木方枯,泱泱乾坤氣又噓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庚戌長至稚子杓覓詩賦一篇警之
- 真鉤追古道,方鑿背時風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久與廣西帥年丈左史張舍人別自瓊罷歸過靜江
- 伊周孔子直方大,堯舜文王純粹精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李叔度與兒曹談理道余竊聽而記以一詩
- 仙家自我有方丈,沙界從今無大干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南海祠東海中有小山可著屋
- 清暉百尺虹,方廣千丈碧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送梁藤州廣譽解組還朝兼簡葛子章盧伯真
- 相為酬酢禮,方象是嘉賓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余以檄出機宜陳伯英先往西津候別舟行風作才
- 將迎金屋客,方便石門游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乙丑十一月十一日決獄次日迎帥舟中賦二詩首
- 自今以始,八方攸同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以后蠟祭四十二首
- 虜寸之云,四方其澤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祀岳鎮海瀆四十三首
- 接圣宅神都,方來五過區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郊廟朝會歌辭建隆乾德朝會樂章二十八首
- 上們申惹,迎方重離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以后祀感生帝十六首
- 無替厥靈,四方是則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熙寧望祭岳鎮海瀆十七首
- 有嚴學宮,四方來宗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大晟府擬撰釋奠十四首
- 天錫康年,四方順成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熙寧蠟祭十三首
- 萬彙攸成,四方寧諺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納火禮祀大辰十二首
- 有奕胡堂,萬方時會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元符親享明堂十一首
- 瞻言太華,奠方作鎮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大中祥符五岳加帝號祭告八首
- 鐘鼓在列,靈方安留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朝日十首
- 雝雝濟濟,四方攸同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政和鹿鳴宴五首
- 百物蕃阜,四方順成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景德蠟祭百神三首
- 于茲申至懇,方期遠慶臻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享先蠶樂章·肅和
- 佇屬深祥起,方期庶績凝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享先蠶樂章·昭慶
- 定中國,服四方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周宗廟樂舞辭·善慶舞
- 愿修封岱禮,方以稱文明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晉朝饗樂章·四舉酒
- 吉日初成晦,方塘遍是春。 -- 出自唐·孫逖·晦日湖塘
- 別后情蕭索,方知舊會歡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送張羽后夜坐西齋
- 賀蘭不斬上方劍,英雄有恨何時忘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謁張中丞廟
- 碗藏秋冢金方出,箭插寒沙鐵未銷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送梅侯赴錢塘
- 須知竹死愁方盡,莫恨秦人鞭赭山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題湘君圖
- 何待當秋聽,方令羈思繁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始聞夏蟬
- 此時欹枕意方恬,一任床風亂書帙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曉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