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在第6個字的詩句
方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聲有感,神無方,連天云水無津梁。 -- 出自唐·竇庠·于闐鐘歌送靈徹上人歸越(鐘在越靈嘉寺,從
- 體力克壯志方剛。 -- 出自魏晉·陸機·百年歌
- 去國頻回首,方秋不在家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別家后次飛狐西即事
- 火浣單衣繡方領,茱萸錦帶玉盤囊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雜曲歌辭·行路難
- 直到南箕下,方諳漲海頭。 -- 出自唐·曹松·南游
- 及見凌云說,方知掩夜臺。 -- 出自唐·曹松·哭胡處士
- 猶有中華戀,方同積浪深。 -- 出自唐·曹松·送胡一作王中丞使日東
- 正午回魚影,方昏息鷺身。 -- 出自唐·曹松·顧少府池上(一作顧少府池亭葦)
- 華夷一軌人方泰,莫學論兵誤至尊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正元
- 云齋曾宿借方袍,因說浮生大夢勞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泊蒜山津聞東林寺光儀上人物故
- 秋來鳧雁下方塘,系馬朝臺步夕陽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晚自朝臺津至韋隱居郊園
- 料敵知機在方寸,不勞心力講陰符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述舊紀勛寄太原李光顏侍中二首
- 兩河戰罷萬方清,原上軍回識舊營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和侯大夫秋原山觀征人回
- 回頭忽作異方聲,一聲回盡征人首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登夏州城觀送行人賦得六州胡兒歌
- 賴君時一笑,方能解四愁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宿馮翊夜雨贈主人
- 漢皇輕萬乘,方士說三丹。 -- 出自唐·崔涂·讀侯道華真人傳
- 還將大戴禮,方外授諸生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送歸中丞使新羅
- 莫嘆辭家遠,方看佐郡榮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送唐別駕赴郢州
- 已輟金門步,方從石路行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閑居作
- 恥作纖鱗喣,方隨高鳥飛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太常魏博士遠出賊庭江外相逢因敘其事
- 卻得河源水,方應洗國仇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贈李將軍
- 及爾宣風去,方嗟別日多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餞唐州高使君
- 留臺少人務,方駕遞尋追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酬崔光祿冬日述懷贈答
- 并轡躧郊郭,方舟玩游演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贈趙侍御
- 從臣觀玉葉,方愿紀靈符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奉和圣制爰因巡省途次舊居應制
- 寰中病羈掛,方外嫌縱誕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行從方秀川與劉評事文同宿
- 寒侵騏驥應方瘦,蠹滿楩楠豈易榮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病中
- 江南別日醉方醺,貪愛青天帶水痕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思京口戲周器之
- 中流誰自溺,方去不回頭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偶占
- 自言緣事了,方得此身安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送奭公抄化
- 雖異中原險,方隅亦壯哉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渡江
- 侍臣不異東方朔,應喜仙桃滿禁林。 -- 出自唐·和凝·宮詞百首
- 鑾輿觀稼晚方歸,日月旗中見御衣。 -- 出自唐·和凝·宮詞百首
- 日落西山暮,方知天下空。 -- 出自唐·王績·詠懷
- 歲歲長如此,方知輕世華。 -- 出自唐·王績·策杖尋隱士
- 忽見黃花吐,方知素節回。 -- 出自唐·王績·九月九日贈崔使君善為
- 明朝奉詔遐方去,何處煙江寄客船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鄴中和崔邁著作
- 金馬空故事,方朔漫多端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水調歌頭·金馬空故事
- 但知一飽輕方丈,不為秋毫要眼明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子溫以詩將菊本見遺數日適病伏枕今少間戲作
- 漸見詩多拙,方知譽轉虛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謝師刑部見召
- 爐中香想諸方施,籠里燈應數世傳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寄贈洛下達三藏
- 每因公宴樂,方遣妓祗承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上知府李殿院十韻
- 直應飛錫到,方是倚門休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送元上人歸寧
- 無家舉案人方恨,有子分符世共榮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挽主奉路分趙公詞
- 海棠半折春方好,楊柳都青社正寒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送王德和赴調改秩
- 丈夫生有四方志,東欲入海西入秦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多景樓醉歌
- 詩書謀帥眷方深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浣溪沙
- 我已北歸,君方南去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踏莎行·古屋叢祠
- 瓦瓶石臼竹方床,上有羅文折角硯。 -- 出自明·袁宏道·客有贈余宮燭者即席同劉元定方子公丘長孺陶
- 務使霞漿興,方乘泛洛歸。 -- 出自唐·武則天·早春夜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