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在第3個字的詩句
方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扁舟方輟棹,清論遂終朝。 -- 出自唐·王琚·自荊湖入朝至岳陽奉別張燕公
- 地僻方無悶,逾知道思精。 -- 出自唐·王琚·游灉湖上寺
- 興逸方罷釣,帆開欲解船。 -- 出自唐·王熊·奉別張岳州說二首(一作答張燕公岳州宴別)
- 辛勤方遠騖,勝賞屢難并。 -- 出自唐·梁知微·入朝別張燕公
- 畏途方萬里,生涯近百年。 -- 出自唐·鄭蜀賓·別親朋
- 言語方間,音徽自溢。 -- 出自唐·元希聲·贈皇甫侍御赴都八首
- 關雎方作訓,鳴鳳自相求。 -- 出自唐·吳兢·永泰公主挽歌二首
- 田竇方貴幸,趙李新相知。 -- 出自唐·鄭愔·少年行
- 鹓鷺方成列,神仙喜暫陪。 -- 出自唐·李暠·奉和圣制送張說上集賢學士賜宴(賦得催字)
- 棱威方逐逐,談笑坐怡怡。 -- 出自唐·胡皓·奉和圣制送張尚書巡邊
- 決勝方求敵,銜恩本輕死。 -- 出自唐·劉庭琦·從軍
- 訓旅方稱德,安人更克貞。 -- 出自唐·許景先·奉和圣制送張尚書巡邊
- 還期方定日,復此出郊迎。 -- 出自唐·張嘉貞·奉和圣制送張說巡邊
- 紫泥方受命,黃石乃推賢。 -- 出自唐·徐知仁·奉和圣制送張說巡邊
- 一從方外游,頓覺塵心變。 -- 出自唐·張翚·游棲霞寺
- 錦纜方舟渡,瓊筵大樂張。 -- 出自唐·陳希烈·奉和圣制三月三日
- 身老方投刺,途窮始著鞭。 -- 出自唐·周萬·送沈芳謁李觀察求仕進
- 晤語方獲志,棲心亦彌年。 -- 出自唐·陶翰·秋山夕興
- 九山方蕩潏,三考佇良材。 -- 出自唐·蕭穎士·羽山
- 野性方自得,人寰何所求。 -- 出自唐·孫昌胤·遇旅鶴
- 袁公方臥雪,尺素及柴荊。 -- 出自唐·皇甫曾·酬鄭侍御秋夜見寄
- 仿佛方知處,高峰是會稽。 -- 出自唐·皇甫曾·寄凈虛上人初至云門(一作劉長聊詩)
- 掃除方寸間,幾與神靈通。 -- 出自唐·李棲筠·張公洞
- 云水方浩浩,離憂何平時。 -- 出自唐·令狐峘·硤州旅舍奉懷蘇州韋郎中(公頻有尺書,頗積
- 砥路方南絕,重巖始北征。 -- 出自唐·苗晉卿·奉和圣制早登太行山中言志
- 美玉方齊價,遷鶯尚怯飛。 -- 出自唐·竇鞏·江陵遇元九李六二侍御紀事書情呈十二韻
- 離情方浩蕩,莫說去刀州。 -- 出自唐·竇鞏·漢陰驛與宇文十相遇,旋歸西川,因以贈別
- 芝蘭方入室,蕭艾莫同途。 -- 出自唐·鄭孺華·賦得生芻一束
- 諸侯方北面,白日忽西馳。 -- 出自唐·鄭丹·肅宗挽歌
- 以此方人世,彌令感盛衰。 -- 出自唐·鄭昈·落花
- 使臣方擁傳,王事遠辭家。 -- 出自唐·張眾甫·送李司直使吳(得家花斜沙字,依次用)
- 漢禮方傳珮,堯年正捧觴。 -- 出自唐·李竦·長至日上公獻壽
- 濯濯方含色,依依若有情。 -- 出自唐·沈回·小苑春望宮池柳色
- 從此方輿載人物,海邊鄒魯是潮陽。 -- 出自宋·陳堯佐·送王生及第歸潮陽
- 山川方晻藹,縞素競飛騰。 -- 出自宋·元絳·因覽狀元節推和詩再和一首
- 云霄方一色,霰雪忽相仍。 -- 出自宋·元絳·和
- 孫幌方開卷,焦廬正曲肱。 -- 出自宋·元絳·和
- 夔龍方客右,班馬蓋徒歟。 -- 出自宋·元絳·詔修兩朝國史開局日賜筵史院和首相吳公席上
- 有愁方見田家樂,無事才知釣叟閒。 -- 出自宋·程師孟·入涌泉道中
- 閑身方外去,幽意靜中來。 -- 出自宋·劉述·題竹閣
- 我來方六月,云榭一披襟。 -- 出自宋·韓絳·謁仙翁祠書山蓀亭
- 新人方按曲,不許傍簾飛。 -- 出自宋·李師中·偶題
- 社稷方為系,乾坤豈不容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挽程中書令三首
- 數子方嘆驚,共怪天公逸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大寒呈張太博
- 年齒方壯健,男兒宜努力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大寒呈張太博
- 況我方在艱阨中,竄奔日懼蛟龍求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上李太傅
- 欲尋方外無窮樂,更滿梨花四五分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雨馀
- 紅爐方爾附,未可論寒灰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對雪六首
- 臨書方汝賴,惟恐有鳴蛬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螢
- 憶昨方陪上相筵,召書忽到菊杯前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九日有感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