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在第3個字的詩句
方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雀老方悲海,鷹衰卻念霜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贈鄰家老將
- 應知方外事,獨往非悠悠。 -- 出自唐·丘為·湖中寄王侍御
- 燈明方丈室,珠系比丘衣。 -- 出自唐·綦毋潛·宿龍興寺
- 時節方大暑,試來登殊亭。 -- 出自唐·元結·登殊亭作
- 云客方持斧,與人正相臨。 -- 出自唐·元結·酬裴云客
- 調元方翼圣,軒蓋忽言東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述懷寄衡州令狐相公
- 失計方期隱,修心未到僧。 -- 出自唐·崔涂·入蜀赴舉秋夜與先生話別
- 功成方自得,何事學干求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落第后東游留別
- 行役方如此,逢師懶話心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早發中嚴寺別契上人
- 吾道方在此,前程殊未窮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適荊州途次南陽贈何明府
- 江海方回合,云林自寂寥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登石城戍望海寄諸暨嚴少府
- 遠山方對枕,細雨莫回舟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泊丹陽與諸人同舟至馬林溪遇雨
- 濃陰方待庇,弱植豈無情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謝韋大夫柳栽
- 愛君方弱冠,為賦少年行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送孔黨赴舉
- 鉛槧方終業,風燈忽遘悲。 -- 出自宋·曾公亮·輓老蘇先生
- 客抱方如醉,因來得暫醒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夏日過友人檀溪別業
- 證道方離法,安禪不住空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暮秋宿清源上人院
- 半年方中路,窮節到孤舟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自黔中東歸旅次淮上
- 秋歸方覺好,舊夢始知真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送許棠及第歸宣州
- 月滿方塘白,風依老樹寒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山中夜坐
- 陰霾方見信,頃刻詎移聲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府試風雨聞雞
- 免褐方三十,青云豈白髭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送陸肱尉江夏
- 獫狁方為寇,嫖姚正用師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送友人陸肱往太原
- 外尹方為政,高明自不欺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送喬安邑備
- 既得方明相,還尋大隗居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扈從幸韋嗣立山莊應制
- 陰琯方凝閉,寒風復凄斷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奉和圣制溫湯對雪應制
- 余來方冬時,怒風何沾沾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過揚子江
- 木落方病寒,尚覆本根溫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廣王醇正叔二思詩
- 塵埃方困頓,時命兩沉埋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上杭帥呂舍人
- 茲道方中否,流風有後艱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上邵寶文
- 客來方病憲,人戚不堪顏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上邵寶文
- 昔周方盛時,得士才十數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送李公安赴舉
- 天下方漫蕪,爾功亦何有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答問詩十二篇寄呈滿子權其三耒問鎛
- 天下方漫蕪,顧我適有庸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答問詩十二篇寄呈滿子權其四鎛問耒
- 吾寒方病雪,爾何雪自喚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雪中聞鳩
- 風伯方安臥,云師亦少饕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連雨書事
- 林木方翳然,放懷陶茲夕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晚晴
- 道人方出定,不復辨羊鹿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次韻謝天寧老見貽
- 道人方燕坐,萬物凝清光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題劉路宣義風月堂
- 世故方未闌,焚香破今夕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八關僧房遇雨
- 曹劉方駕信優為,不廢東郊坐保厘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次韻家弟所賦
- 成公方坐嘯,賞此玉花勻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陪諸公登南樓啜新茶家弟出建除體詩諸公既和
- 覓句方未了,簡齋真虛名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題簡齋
- 城郭方多事,野興一蕭疏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寥落
- 東北方用武,六有事戈矛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游董園
- 丈人方微吟,萬象各動搖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寄題兗州孫大夫絕塵亭二首
- 臨涇方辨渭。 -- 出自南北·范云·奉和齊竟陵王郡縣名詩
- 乘鹓方履漢。 -- 出自南北·范云·答句曲陶先生詩
- 去矣方悠悠。 -- 出自南北·何遜·贈韋方室黯別詩
- 歷齒方嗟賤。 -- 出自南北·何遜·聊作百一體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