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在第3個字的詩句
方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中道方溯洄,遲念自茲撰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自湘源至潭州衡山縣
- 此意方無窮,環顧悵林麓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溫泉莊臥病寄楊七炯
- 天下方多事,逢君得話詩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維揚逢詩友張喬
- 難兄方在幕,上相復憐才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送吳蛻下第入蜀
- 苦吟方見景,多恨不同君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秋宿棲賢寺懷友人
- 人間方外興偏多,能以簪纓狎薜蘿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奉和禮部尚書酬楊著作竹亭歌
- 故國方迢遞,羈愁自郁紆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奉和許閣老酬淮南崔十七端公見寄
- 養拙方去喧,深居絕人事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郊居歲暮因書所懷
- 終結方外期,不待華發生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酬陸四十楚源春夜宿虎丘山對月寄梁四敬之兼
- 莫言方任遠,且貴主憂分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送安南裴都護
- 川程方浩淼,離思方郁紆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夜泊有懷
- 幽賞方自適,林西煙景曛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竹徑偶然作
- 殳鋋方啟路,鉦鼓正交音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奉使豐陵職司鹵簿,通宵涉路,因寄內
- 傲世方隱幾,說經久顓門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酬別蔡十二見贈
- 勝理方自得,浮名不在求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與故人夜坐道舊
- 頤神方蹈道,傳圣乃尊尊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奉和鄭賓客相公攝官豐陵扈從之作
- 自非方瞳人,不敢窺洞口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太湖詩二十首·入林屋洞
- 人間方大火,此境無朱夏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太湖詩二十首·上真觀
- 若知方外還如此,不要秋乘上海槎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和襲美褚家林亭
- 出林方自轉,隔水猶相應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樵人十詠·樵歌
- 地里方吳會,人風似冉厖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憶襲美洞庭觀步奉和次韻
- 得伴方平同一醉,明朝應作蔡經身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和襲美友人許惠酒以詩征之
- 朝廷方雀躍,劍珮幾聯翩。 -- 出自唐·劉希夷·謁漢世祖廟
- 金省方秋作,瑤軒直夜憑。 -- 出自唐·王灣·秋夜寓直即事懷贈蕭令公裴侍郎兼通簡南省諸
- 乞還方未遂,日夕望云林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酬盧十一過宿
- 飄泊方千里,離悲復幾重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晚次宿預館
- 已接方外游,仍陪郢中唱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同嚴逸人東溪泛舟
- 薄暮方歸長樂觀,垂楊幾處綠煙濃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漢武出獵
- 積歲方編瑞,乘春即省刑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和耿拾遺元日觀早朝
- 近水方同梅市隱,曝衣多笑阮家貧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閑園即事寄暕公
- 愛子方傳業,無官自耦耕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送王先生歸南山
- 不與方袍同結社,下歸塵世竟如何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題凌云寺
- 微風方滿樹,落日稍沉城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新蟬(一作耿湋詩)
- 春霞方照日,夜燭忽迎風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慈恩寺懷舊
- 顏子方敦行,支郎久住禪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寄暢當
- 明鏡方重照,微誠寄一辭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下第上薛侍郎
- 櫪馬方回影,池鵝正理毛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題鄭少府林園
- 獨居方寂寞,相對覺蹉跎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贈趙神童
- 馬融方值校,閱簡復持鉛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酬前駕部員外郎苗發
- 舊筍方辭籜,新蓮未滿房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宿薦福寺東池有懷故園因寄元校書
- 馬卿方失意,東去謁諸侯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送王少府游河南
- 熊寒方入樹,魚樂稍離船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早春雪夜寄盧綸兼呈秘書元丞
- 山河方入望,風日正宜詩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贈岐山姜明府
- 愁腸方九回,寂寂夜未央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夜雨
- 木雞方備德,金馬正求賢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送韋正字析貫赴制舉
- 況年方強仕,政入官時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庭芳·昴宿儲祥
- 星樞,方上應,推君甲子,好問絳人年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庭芳·彭郡宗盟
- 陽律方回,月圓後、又逾兩日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江紅·陽律方回
- 勝地方始安爐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西江月·水火運來周歲
- 許字方笄,金雀屏開半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點絳唇·重午日才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