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在第2個字的詩句
方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汝方僵臥{左飠右茲}團巷,我亦饑吟飯顆山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子虡調官行在寓{左飠右茲}團巷,初冬遽寒甚
- 四方行萬里,不見埋憂地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寒夜遣懷
- 東方有一士,被服常不完;三旬九遇食,十年著一冠。 -- 出自魏晉·陶淵明·擬古 其五
- 直方二臺,惠和千里。 -- 出自魏晉·陶淵明·命子 其六
- 西方像教毀,南海繡衣行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寄內兄和州崔員外十二韻
- 殊方異域,爭貢琛贐,架巘航波奔湊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永遇樂·薰風解慍
- 八方聞之,名亞齊桓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操·短歌行
- 何方圜之能周兮,夫孰異道而相安? -- 出自先秦·屈原·離騷
- 地方九則,何以墳之? -- 出自先秦·屈原·天問
- 四方之門,其誰從焉? -- 出自先秦·屈原·天問
- 覽方外之荒忽兮,沛[氵罔]瀁而自浮。 -- 出自先秦·屈原·遠游
- 刓方以為圜兮,常度未替。 -- 出自先秦·屈原·九章之五 懷沙
- 一方黑照三方紫,黃河冰合魚龍死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北中寒
- 東方日不破,天光無老時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拂舞歌辭
- 北方逆氣污青天,劍龍夜叫將軍閑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呂將軍歌
- 東方風來滿眼春,花城柳暗愁殺人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三月
- 十方賢圣不相離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望江南/憶江南
- 十方三世本來空,受記豈非遭佛幻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與僧道升二首
- 天方不可恃,我愿適在茲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思王逢原
- 我方官拘不得往,子有閑暇宜能來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寄王逢原
- 念方與子違,戃怳夜不眠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與望之至八功德水
- 他方出沒還如此,與物何心作邇遙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重登寶公塔復用前韻二首
- 君方困旅食,予亦誤朝簪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次韻酬昌叔羈旅之作
- 天方選取欲扶世,豈特使以文章鳴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次韻信都公石枕蘄簟
- 我方文葆中,旋逐旌旗跡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子思兄參惠州軍
- 侯方習篆籀,寸管靜嘗厭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再用前韻寄蔡天啟
- 苑方秦地皆蕪沒,山借揚州更寂寥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自金陵如丹陽道中有感
- 君方感莊周,浩蕩擺羈絏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酬沖卿月晦夜有感
- 天方獵中原,狐兔在所憎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秦始皇
- 予方慕孔氏,委吏久盤桓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答陳正叔
- 無方可捄藥,相值久無憀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贈約之
- 異方之樂令人悲,羌笛胡笳不用吹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涼州詞
- 同方久厭俗,相與事遐討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與生公尋幽居處
- 大方播群類,秀氣肖翕辟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游桃源一百韻
- 南方足奇樹,公府成佳境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和郴州楊侍郎玩郡齋紫薇花十四韻
- 震方天籟動,寅位帝車回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元日樂天見過因舉酒為賀
- 東方朝日遲遲升,迎風弄景如自矜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百舌吟
- 南方朱鳥一朝見,索漠無言蒿下飛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百舌吟
- 年方伯玉早,恨比四愁多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答柳子厚
- 朔方徙歲行當滿,欲為君刊第二碑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哭呂衡州,時予方謫居
- 十方傳句偈,八部會壇場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送深法師游南岳
- 無方便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漁家傲·一夜越溪秋水滿
- 上方求士切,公亦立仁先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詩一首
- 天方苦君心,欲使發其聲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答蘇子美離京見寄
- 蠻方異時俗,景物殊氣象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答梅圣俞寺丞見寄
- 金方堅剛屏炎瘴,兌氣高爽清風飚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送子野
- 君方壯歲襟宇快,名聲樂與家聲高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送子野
- 南方地常暖,風物稱佳麗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谷正至始得先所寄書及詩不勝喜慰因書數韻奉
- 南方精飲食,菌筍鄙羔羊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送慧勤歸余杭
- 一方兵遽起,愚智共營營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送張洞推官赴永興經略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