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在第2個字的詩句
方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四方人不到,徒自暗攢眉。 -- 出自宋·釋梵琮·偈頌九十三首
- 上方一夜開香積,天曉堂中吃雪團。 -- 出自宋·釋梵琮·偈頌九十三首
- 諸方深與淺,都在掌握中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開·頌古四十八首
- 諸方浩浩,舉古明今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開·偈頌八十七首
- 才方起來,便翻著襪。 -- 出自宋·釋慧空·病起
- 一方孤迥峭巍巍,十字縱橫活鱍鱍。 -- 出自宋·釋慧空·圓悟禪師入滅說偈燒香
- 才方出海門,又落青山后。 -- 出自宋·釋慧勤·偈六首
- 大方無內無外,管甚新年舊年。 -- 出自宋·釋慧性·偈頌一百零一首
- 方方秋一奩,彈壓紅萬葩。 -- 出自宋·釋居簡·白藕花寄袁元倉使
- 十方坐斷,威鎮大千。 -- 出自·釋覺·偈二首
- 諸方參遍草鞋破,水在澄潭月在天。 -- 出自宋·釋覺阿上·偈五首
- 十方同聚會,瞎驢趁大隊。 -- 出自宋·釋可湘·偈頌一百零九首
- 十方國土中,惟有一乘法。 -- 出自宋·釋可湘·偈頌一百零九首
- 十方坐斷眼頭空,觀音院里無彌勒。 -- 出自宋·釋亮·達上人乞語
- 有方便,沒方便。 -- 出自宋·釋了惠·偈頌七十一首
- 四方來問道,半世不離山。 -- 出自宋·釋秘演·寄四明教主
- 指方為圓,拗曲作直。 -- 出自宋·釋妙倫·友方請贊
- 十方同聚會,個個學無為。 -- 出自宋·釋南雅·偈頌七首
- 諸方安居結制,靈巖結制安居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寧·偈頌四十一首
- 諸方禁足安居,雙林豈容禁足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寧·偈頌二十一首
- 諸方此日,安居禁足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寧·偈頌二十一首
- 十方國土中,當頭俱坐斷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寧·正傳寺住持安東巖請贊
- 大方獨立峭巍巍,八面玲瓏萬象圍。 -- 出自宋·釋如本·頌古三十一首
- 十方同聚會,啾啾唧唧。 -- 出自宋·釋如珙·偈頌三十六首
- 十方世界無行路,圓覺空中有路歸。 -- 出自宋·釋如珙·示然侍者
- 人方不是面通紅,此病流來自劫空。 -- 出自宋·釋如珙·示收侍者
- 西方無凈土,只有彌陀經。 -- 出自宋·釋如珙·塔偈
- 諸方恁麼,凈慈不然。 -- 出自宋·釋如凈·偈頌三十八首
- 諸方說禪,清涼念詩。 -- 出自宋·釋如凈·偈頌三十四首
- 十方聚會魚游網,三月安居鳥入籠。 -- 出自宋·釋如凈·偈頌九首
- 十方諸國土,無剎不現身。 -- 出自宋·釋如凈·偈頌九首
- 諸方恁麼點頭,瑞巖劃地惡辣。 -- 出自宋·釋如凈·偈頌十首
- 方方一丈牯牛欄,佛祖驅來要透關。 -- 出自宋·釋如凈·起凈慈方丈
- 四方弧矢男兒事,慎勿悲傷念少游。 -- 出自宋·釋善珍·寄趙四巖
- 諸方五日一參,壽寧日日升座。 -- 出自宋·釋善資·偈
- 道方時險擬如何,今古疏愚似我多。 -- 出自宋·釋紹嵩·浩西堂見和因再用韻
- 異方驚會面,孤嶼共題詩。 -- 出自宋·釋紹嵩·贈別性老
- 藏方師兄,平跋則個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一十七首
- 諸方老凍膿,燒畬種粟,三呼三應,妙司水因,眉間掛劍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一十七首
- 擬方尋思,空華翳眼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一十七首
- 十方義聚,和氣如春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一十七首
- 諸方撾鼓聲冤,盡是閑言和語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一十七首
- 多方引得閭丘笑,彩好斑斑睡不知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豐干贊
- 何方圣者來尋討,解包颺下青龍鈔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簡州性上人求語
- 諸方口里水漉漉,一滴何如龍鼻頭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賀洪錦溪出世雁山能仁1
- 一方峭峻絕安排,立處還同萬仞崖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石壁
- 諸方爐鞴正炎炎,何似徑山文武火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范·偈頌七十六首
- 諸方有道不肯學,甘共山僧拽木頭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范·偈頌七十六首
- 量方便大門,一一皆成就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范·觀音大士贊
- 南方經歷幾云煙,收得珍奇貨滿船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范·入己還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