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在第13個字的詩句
方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釋迦老子何所見,教譚三百皆方便。 -- 出自宋·釋大觀·題覺心居士轉物軒
- 病去藥回滋味別,舌頭具眼者方知。 -- 出自宋·釋法泰·頌古四十四首
- 中路{上祝下土}著腳指頭,方知南山一夏不辜負你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偈傾一百三十三首
- 六國平來一瞬中,心王不動八方通。 -- 出自宋·釋慧空·頌古
- 風急嶺云飄迥野,雨馀田水落方塘。 -- 出自宋·釋朋來·清明游玉堂莊
- 上下四維羅織了,一無漏綱話方行。 -- 出自宋·釋普濟·蜘蛛
- 壯思不逢韓吏部,絕交益愧孔方兄。 -- 出自宋·釋紹嵩·春夜書懷
- 朝乘一鶴暮雙鳧,往來圓嶠仍方壺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有美一人行
- 須臾神定乃能辨,蓬山圓嶠連方熒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周草窗命題異人爪搯仙境圖
- 它時此樹朽而仆,樹神又向何方去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神樹詞
- 三度寄書渾不到,故人書到我方聞。 -- 出自宋·釋行海·得方山人書因有所懷
- 曾與支公探隱去,夜寒雷雨上方聞。 -- 出自宋·釋延壽·凌云峰
- 除非親到此門中,棒頭取正參方客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證道歌·證道歌
- 莫謗如來正法輪,我師累劫究方成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證道歌·證道歌
- 只道多聞便是真,誰知萬法皆方寸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證道歌·證道歌
- 百鳥銜花未足奇,直須透過始方知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贊三十六祖頌
- 妙用難傳妄想立,知君未解通方句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十玄談·回機
- 十圣那能達此宗,要須歷劫道方通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十玄談·祖意
- 自小丹青畫不成,年來始覺藝方精。 -- 出自宋·釋原妙·頌古三十一首
- 滄海塵生望不還,虛空粉碎步方艱。 -- 出自宋·釋云林·歸山
- 風掃余云月未上,霽虛廓凈絕方隅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偈頌二百零五首
- 把似春風些子妙,施於草木十方周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三界更無些法剩,一身還與十方宜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一點自然兮妙超過去現在,十方平等兮全該內外中間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野水連天半夜月,叢林和氣十方春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拄杖雖無二升米,虛空自有十方身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萬像之中獨露身,唯人自肯乃方親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偈十首
- 靈涵萬象兮彼不遺余,坐斷十方兮我無滲漏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寶峰照和尚真贊
- 滅得中峰正法眼,破沙盆子話方行。 -- 出自宋·釋智遇·偈頌二十四首
- 如今藏在乳峰前,來者一一看方便。 -- 出自宋·釋重顯·頌一百則
- 雨花徒說問空生,高枕千門睡方美。 -- 出自宋·釋重顯·往復無間
- 鼓棹驚波桑田改,三災壞,恁時方稱生涯在。 -- 出自宋·釋子淳·和凈因老師漁父詞
- 直透龍門頭角改,誰能怪,為霖方顯靈通大。 -- 出自宋·釋子淳·和凈因老師漁父詞
- 不作世間顛倒業,成辨出世勝方便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向侍郎無熱軒
- 辦能開飯店,誰怕肚皮寬,說甚方便不方便。 -- 出自宋·釋祖先·偈頌四十二首
- 井螢吹不滅,塹烏暗還飛,豺虎方當道,何時賦式微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秋晚隨意行澗上值老農問勞去年避亂時事
- 收心展體且高枕,合眼不管東方紅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六月十四夜久雨新霽見月極佳坐觀萬堂中收拾
- 漸收少年辟谷效,養取眼力成方瞳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六月十四夜久雨新霽見月極佳坐觀萬堂中收拾
- 君從何處得此石,千巖萬壑在方尺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潘少白前歲惠予零陵石一片方不及盡而文理巧
- 前山萬竹入新路,新路蒼海通方蓬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出入二嶺行
- 萬疊峰巒聳太清,麻姑曾此會方平。 -- 出自宋·蜀僧·仙壇
- 龍若久懷霖雨志,不應蟠屈小方池。 -- 出自宋·宋伯仁·玉泉寺金魚
- 風教已興三蜀靜,干戈載戢萬方安。 -- 出自宋·宋孝宗·送虞丞相撫蜀
- 封境東連浴日池,川源近盬四方知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公說再和并前十五篇輒復課六章用足前篇之闕
- 擬策進歸中御府,文章傳過帶方州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元豐己未三院東閣作·己未九月予赴鞫御史聞
- 其窮不屑涸轍鮒,其高乃況南方鵷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暇日游逍遙臺睹南華塑像獨置一榻旁無侍衛前
- 后院按歌聲不歇,雕章得句曲方終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又和春日對酒
- 握節偶來觀國俗,漢家恩厚一方寧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過摘星嶺
- 用力已過東野稷,相形不待九方皋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契丹馬
- 山剎汲壺茶可點,匠人礲斲事方叢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示施又新同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