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在第12個字的詩句
方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紛紅小蝶沒柳煙,白茅老仙方瞳圓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齊人少翁招魂歌
- 敏者過目躍騎去,鈍者停鞭方凝思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題讀碑圖
- 鶯啼花開春晝遲,掖庭無事方遨嬉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明皇按樂圖
- 向來猛士盡矣,與誰共守四方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縱筆六言二首
- 云山杳杳已成秋,煙水漻漻方入暝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晚秋煙波
- 策高三道竟何用,恩拜二親方爾榮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張次公太博歸閬中
- 君子道遠不計程,死而后已方成名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子瞻戲子由依韻奉和
- 花有金鳳為小叢,秋色已深方盛發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金鳳花
- 香檀扎扎江雨驟,情凝力定方舉袖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大垂手
- 君不見秦亡鹿走驪出傾,四方盡起諸侯兵。 -- 出自宋·劉翰·玉斗歌
- 十年一講慶壽禮,老人版授方重重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吉水周中顯秀才相識二十余年來求永新譚煥主
- 功成跨鶴追葛洪,神光炯炯方雙瞳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羅浮高壽崔制置
- 明朝赤黃裂大山,護鼎龍虎方閑閑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和趙青田燕坐
- 有銘於鼎未為著,無忝所生方是存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林氏著薦亭
- 長岡隆雄來北邊,勢到合下方回旋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題譙國評事壁
- 問之當今至急務,無若羌虜方突梯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道中寄福州王祠部
- 生民失職餽斂繁,勢若久旱方雩禜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李山英以疾歸田客有言山英移書石守道者因摭
- 一葉舟中吟復醉,云水,此時方認自由身。 -- 出自宋·李珣·定風波·志在煙霞慕隱淪
- 未明先見海底日,良久遠雞方報晨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題龍泉寺絕頂
- 不知今夜越臺上,望見瀛洲方丈無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中秋寄南海梁侍御
- 翠凝仙艷非凡有,窈窕年華方十九。 -- 出自宋·孫光憲·應天長·翠凝仙艷非凡有
- 荒村相對兩嗚咽,收淚問我方來。 -- 出自宋·黃裳·漢中行
- 老翁已老死不惜,家有兒孫方戢戢。 -- 出自宋·黃裳·漢中行
- 向北堂見了,忘憂萱草,此心方滿。 -- 出自宋·陳德武·惜馀春慢/選冠子
- 見花朵繡田,柳絲絡岸,沼冰方泮,山雪初殘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風流子·細草芳南苑
- 憤王去兮響莫出,狄梁公兮方草檄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云仙
- 一溪穿空舞澎湃,九曲度盡方盤紆。 -- 出自宋·洪邁·赴建安守泛舟游九曲
- 我來五月過淫雨,炎云烈日方燭燭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華亭風月堂避暑
- 分攜不覺秋又晚,向來旱氣方蘊隆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韻孫興宗秋懷
- 不知何以遽得此,有賢太守方承宣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韻張文伯喜雨
- 是行來赴徐卿召,昨日扁舟方戾止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送趙仲達
- 重陽初過雨新霽,乾坤六合方平夷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韻陶監丞茂安見贈
- 圣主東巡群后覲,萬里江淮方水運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韻子厚弟喜雨行贈趙守端質
- 吏民莫怪吾面瘠,耄倪艱食方饑癯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贈李廷吉知縣
- 偶然穿葉未為奇,截下紅綃方破的。 -- 出自宋·章良能·題李伯時飛騎習射圖
- 人生最難一笑,拚尊前、醉倒方休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聲聲慢·橙香小院
- 君不見翠羽颼颼帳一空,東方蝃蝀纏紫宮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麗人行
- 不平人殺不平者,殺盡不平方太平。 -- 出自元·元無名氏·不平歌
- 歸來燕子已知社,開到海棠方是春。 -- 出自明·瞿佑·春日即事
- 言官豈無經國疏,驊騮伯樂方康莊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送吳子化北游因簡童子鳴山人胡原荊御史
- 有瑕可指未為辱,無善足稱方入妙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聞蟬
- 婦姑相對嘆無衣,先生飯飽方捫腹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苧隱為句曲山人翟好問作
- 統領三百六十鱗蟲,坐理東方宮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月蝕詩
- 無風質氣兩相感,萬般悲意方纏綿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聽蕭君姬人彈琴
- 初疑朝家正人立,又如戰士方狙擊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太湖石歌
- 東林西林兮入何處,上方下方兮通石路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《·廬山歌送至弘法師兼呈薛江州
- 蓬萊徑是曾到來,方丈豈唯方一丈。 -- 出自唐·任華·寄李白
- 三春向暮,萬卉成陰、有嘉艷方坼。 -- 出自宋·劉幾·花發狀元紅慢
- 只應食盡田中禾,餓殺農夫方始死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捕蝗
- 我初來居常吟悲,見君顏采方伸眉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酬隨子直十五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