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在第12個字的詩句
方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清明已過十馀日,華雨闌珊方寸深。 -- 出自宋·釋本·偈二首
- 若是見色便見心,人來問著方難答。 -- 出自宋·釋本先·見色便見心頌
- 鐘未鳴,鼓未響,依前托缽歸方丈。 -- 出自宋·釋道顏·頌古
- 佛法二字,不怕爛卻,且聽諸方行棒喝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偈傾一百三十三首
- 一槌從使口如鼻,百煉誰知方入圓。 -- 出自宋·釋慧空·送莫內(nèi)翰五首
- 當時苦口曾不道,悟來靈骨方尋討。 -- 出自宋·釋普信·頌古九首
- 首座出院未為過,長老罰油方合宜。 -- 出自宋·釋如珙·頌古四十五首
- 兒時翰墨跨諸父,投老為郎方齒敘。 -- 出自宋·釋善珍·送傅左司赴袁州
- 山房夜坐無眾喧,隱幾而臥方澹然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山房假寐夢有一客抱琴奏曲而去既覺詩以記之
- 四時之氣秋最清,千崖風骨方崢嶸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為李少監(jiān)賦秋崖歌
- 上樓敲磬兩三聲,驚散飛禽方丈后。 -- 出自宋·釋文準·十二時頌
- 大施門開無擁塞,何須遠劫方修得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證道歌·證道歌
- 龍舟舊閣閑田地,一度贏來方始休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證道歌·證道歌
- 不求諸圣入玄宗,雪點紅爐方稱對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石頭和尚草庵歌
- 取相凡夫承不知,頓悟圓音方了利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四賓主
- 一顆摩尼非玉貝,不動隨機方便快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摩尼歌
- 徽詰神光勿得心,忽然解悟方擔荷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數(shù)珠歌
- 若將耳聽應(yīng)難會,眼處聞聲方始知。 -- 出自宋·釋原妙·偈頌六十七首
- 野人陪著病維摩,游息自同方丈地。 -- 出自宋·釋云知·鄴公菴歌
- 爻象乾連坤斷,形器規(guī)圓矩方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爍迦羅,眼三角,舜若多,身十方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曲直逆順兮任縱任橫,長短方圓兮何少何剩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偏去正來兮閑閑受用,圓規(guī)方矩兮恰恰相應(yīng)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縛茨枯坐九江東,鏡像虛融方寸中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次韻端楞伽與生首座
- 還如曾斗快龍舟,一度贏來方始休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朋·偈傾一百六十九首
- 猶是蹲坐在凈地上,要得大方獨步,柏山與你草鞋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朋·偈傾一百六十九首
- 殤中既有催魂鬼,一命還他方始休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愚·頌古一百首
- 山窮橋斷始得路,伎倆盡時方見伊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愚·送鄱陽復(fù)道者
- 季咸退舍許負死,湖海識人方見渠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愚·電巖相者
- 翠微際北腕頭短,洞水逆流方到家。 -- 出自宋·釋智遇·禮龍才牙遁師塔
- 四月十五這公案,七月十五方結(jié)絕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偈頌一百六十首
- 雖然家丑不可外揚,也要諸方眼目定動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雪峰空長老求贊
- 既非聲色,卻作麼生安名,大方廣佛華嚴經(jīng)。 -- 出自宋·釋祖欽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慈心不殺持眾戒,讀誦大乘方等經(jīng)。 -- 出自宋·釋遵式·十六觀經(jīng)頌·上品上生觀第十四
- 幾人名遂不知幾,一日倉皇方淚墮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桂臺
- 兔絲無根空托附,結(jié)子濫充方虊家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次韻和正仲碧蓮花
- 生平十九未可量,淘洗晶熒方入妙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贈楊佳孫
- 宋榮猶然在譏世,其于毀譽方汶汶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暇日游逍遙臺睹南華塑像獨置一榻旁無侍衛(wèi)前
- 坐客不設(shè)氈氍毹,對鏡如看方輿圖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次韻蘇子瞻學(xué)士臘日游西湖
- 光陰可惜且行樂,任從鷤鴃方春啼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次韻王宣徽太尉耆年會詩
- 野鶴寮中最清絕,蠟梅水仙方弄香。 -- 出自宋·孫應(yīng)時·梁山劉制參園亭
- 歷數(shù)帝王如一二,天地由我方全功。 -- 出自宋·唐士恥·庭下青書帶
- 夢回酒醒不知處,月靜人稀方憶君。 -- 出自宋·汪崇亮·句
- 此山神造壽國脈,庇民洪福方滋多。 -- 出自宋·王稷·大滌洞天留題
- 歸禾擬奏區(qū)區(qū)忠,仄聞圣德方謙沖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瑞麥謠一首
- 順成八蠟?zāi)说猛ǎブ喂Τ?span id="eq0qu2ss0gy" class="hong">方饗帝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近冬至祭肉未給因敘其事
- 正恐貪歸有近期,三月麗景方舒遲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聞鶯
- 古者八歲方毀齒,小學(xué)師承方肄此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以校正字學(xué)還方智善作詩贈之
- 短長小大爭長雄,舒卷不離方寸中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寄題材永新顧成這粟庵
- 人年八十百慮昏,丈人耳目方聰明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路居士山水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