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在第10個字的詩句
方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廓一念不見有自,極十方不見有它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偈頌二百零五首
- 靜沉沉,明蕩蕩,雪滿十方,云迷四向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偈頌二百零五首
- 盡大地藥了調和之治方,滿虛空身識起來之緣性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功轉密藏,尋蹤跡以無方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妙照混三世,幽靈空十方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應物空三世,隨緣遍十方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無覓處,知不知,坐斷十方還是誰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偈頌七十八首
- 廓然一念忘緣,泊爾十方無寄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偈頌七十八首
- 趙州四門長開,不礙諸方往來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偈頌七十八首
- 容顏甚奇妙,光明照十方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頌古二十一首
- 觸動眼三角,忘言口四方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寫真求贊
- 卷去猶知鼻頭痛,坐來方信髑髏乾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發心丐席求頌
- 檀度夤緣約遠尋,利他方稱出家心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和禪人發心丐開海田
- 昨夜云隨風雨去,回頭方羨老僧閑。 -- 出自宋·釋志芝·山居
- 容顏甚奇妙,光明照十方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朋·偈傾一百六十九首
- 寂而常動,不感而通,四方八面絕羅籠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朋·偈傾一百六十九首
- 懸崖撒手,藉草眠云,四方八面,移南作北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朋·偈傾一百六十九首
- 千波萬浪驚天地,到海方知信不通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愚·頌古一百首
- 諄諄教誡癡兒女,莫把方書誤后人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愚·頌古一百首
- 無風激起千尋浪,到海方知是逆流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愚·惟侍者號曲江
- 三十四老未輕識,凜然方外奚相親。 -- 出自宋·釋重顯·送遠塵禪者
- 憑問禪家有何意,不知方外若為酬。 -- 出自宋·釋重顯·送覺海大師
- 有求宛然成機巧,無作方能不較多。 -- 出自宋·釋子淳·偈二十二首
- 傾湫倒岳驚天地,到海方知徹底乾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頌古一百二十一首
- 離鉤三寸無消息,覺海方乘船若船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頌古六首
- 離鉤三寸無消息,覺海方乘般若船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船子和尚贊
- 一毛既爾馀悉然,導師方便亦如是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泉州惠安縣迎藏經請小參偈
- 咄,莫道仰山今日為人方便。 -- 出自宋·釋祖欽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一杯晴雪早茶香,午睡方醒春晝長。 -- 出自宋·釋祖欽·偈頌七十二首
- 今朝又見開爐,浩浩諸方暖熱。 -- 出自宋·釋祖先·偈頌四十二首
- 麥熟歸小隱,詩名留遠方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山甫游鄞訪僧復歸山房
- 附桑寄螵蛸,亦入秘術方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續十蟲吟
- 君看醫師術,可謂宰相方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續十蟲吟5
- 煙霞肯欲留君往,宰相方謀用故人。 -- 出自宋·四錫·和溫仲舒殘春遣懷
- 未肯歸耕負郭田,舉杯方欲問青天。 -- 出自宋·宋伯仁·謝淅東趙憲使
- 吳陵咫尺是惟揚,徒步方知去路長。 -- 出自宋·宋伯仁·出陸
- 詩高自與梅花好,食淡方知共味長。 -- 出自宋·宋伯仁·午睡
- 清風何飄飄,微月出西方。 -- 出自宋·宋孝宗·賜趙士忠二首
- 寒堆泰岳千巖雪,清繞方山十里松。 -- 出自宋·宋逸·靈巖
- 山下幾多迷路者,人間方夢大槐安。 -- 出自宋·宋自適·早行
- 位高少有名兼美,體健方知福更隆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開府潞公太師得謝西歸謹賦七言四韻詩五首拜
- 君恩欲報微螢爝,親祿方營茍釜鐘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次韻孫莘老司諫見寄
- 觸熱正煩思美廕,臥疴方苦遘良師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方公說通直見示與小子京和答棋詩四篇因次本
- 岷峨信美毋多戀,盛典方資大手刊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送石舍人得告還蜀
- 自顧衰殘多俗累,何時方外去相親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漳州知郡郎中見示旅次感事輒次元韻
- 暫借行人持玉節,屢陪方伯展朱旂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和李子儀瀛州借馬寄安撫待制
- 刀筆任從文俗議,風霜方識憲臺居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元豐己未三院東閣作·元豐戊午夏予尹京治陳
- 防人不善自為謀,對吏方知口起羞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元豐己未三院東閣作·元豐戊午夏予尹京治陳
- 中休憩丈室,遠覽登上方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次韻三弟學士題七寶英師壁
- 雨過聞幽磬,云開見上方。 -- 出自宋·蘇元鼎·游齊山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