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在第10個字的詩句
方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皇家科目釣英豪,手大方能得巨鰲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制置侍郎閣學臺座俯從鄉論營求勝地改建貢闈
- 堪笑從前大昏草,十年方見服膺人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訪舊所游服膺齋悵然有懷
- 雙成侍燕王母旁,道貌方瞳照人碧。 -- 出自宋·范良龔·妙庭觀
- 細玩文王卦,如何法地方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后天易吟三十首
- 乾體充剛健,刊爻認直方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后天易吟三十首
- 子半至午半,南方旋北方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先天易吟三十首
- 垂死豈堪思往事,忍窮方欲作閒人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伯田見酬四首
- 品題已定門人叛,議論方公敵國來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思家五首
- 不識幽人殢姝子,兒曹方醉木芙蓉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秋日古蘭花十首
- 妙齡今日如公等,聲氣方當葉應求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徐子英江樓二首
- 駕馭孟嘉真得勢,滑稽方朔浪言工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程以忠同飲
- 厥子偶不第,乃獨憾老方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筆古體
- 桑梓推真節,芝蘭篤義方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故王氏安人挽辭
- 歸去來兮歸去來,淵明方寸焉在哉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淵明采菊圖
- 不營埋骨穴,更用染髭方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或獻髭藥卻之
- 應俗循中道,頤生寶祠方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日長三十韻寄趙賓旸
- 古不識兵火,承平異邊方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來將軍括蒼送行卷
- 翠苔千古潤,玉水一尋方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白水寺
- 近日有心來聽教,奈何方面事匆匆。 -- 出自宋·房子靖·秋闈鎖試贈趙茂實
- 匠伯偶圖舟楫利,禪翁方患斧斤傷。 -- 出自宋·馮輗·題慈溪慶安寺古松
- 歡聲已逐鏗鏘奏,和氣方隨律呂宣。 -- 出自宋·傅察·虞憲按樂致語
- 五云已逐陽烏見,百獸方隨儀鳳鳴。 -- 出自宋·傅察·天寧節馬前口號
- 移過東山能幾年,今日方教翁滿意。 -- 出自宋·傅西齋·三蕭行賀蕭丞定夫子登科
- 對竹豈能忘舊主,折麻方喜遇深知。 -- 出自宋·富弼·寄裴士林
- 幅巾支杖勇還鄉,昨夜方開晝錦堂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建寧府宴徐意一知院樂語
- 宗師奇澀費吟噍,三讀方能得其意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次韻張{上須下立}見寄
- 舂來香秫珠的皪,玉缸方糵化醇醳,蟻蜉槽床春滴滴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宣公泉歌
- 誰知靜處工夫大,消得方壺歲月長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唐晦叔方壺
- 路似直弦萬古新,平吾方寸是經綸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題韓伯直順齋
- 由來京邑貢,正合冠多方。 -- 出自宋·耿南仲·和鄧慎思未試即事難書率用秋日同文館為首句
- 學詩渾似學參禪,悟了方知歲是年。 -- 出自宋·龔相·學詩
- 凄涼千古干戈地,春水方生鷗自閒。 -- 出自宋·龔相·濡須塢
- 椎鋒裹頭歲,躡足游四方。 -- 出自宋·鞏豐·哀呂東萊
- 數把柔絲堤柳嫩,一奩方鏡閘波清。 -- 出自宋·鞏豐·夜雨曉起方覺
- 二鷗三鵲羽毛鮮,立在方沙更可憐。 -- 出自宋·鞏豐·雪汀見二鷗三鵲對立
- 指下誰能及,多收起死方。 -- 出自宋·顧逢·黃醫諭求菊存詩
- 犀文夸妙手,魚腹驗真方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明復作文房四物詩因用其韻
- 蓄書不能讀,人以書簏方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李文山書堂
- 凝情丹灶冷,無處問真方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游酆都觀二首
- 氣候西南異,山川自一方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雨后
- 濟難嗟無策,攻愁賴有方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和時升貽齋閣十韻
- 而此蒲柳年,糊口落四方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九日詩
- 眼界無多地,縱橫亙十方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眾香橋
- 而況佛之覺,靈明亙十方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類試院考校九月十日塔之八級中現寶光楊齊伯
- 況此偏宜釀,逢人問酒方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酴醿閣
- 唇齒輔車勢,坤維井絡方。 -- 出自宋·何耕·春日
- 興來思跨巴滇馬,歸去方乘下澤車。 -- 出自宋·何麟·外大父丞相初登科為雒縣主簿經攝{左土右白}
- 攜手漫思為好伴,此身方恨未歸田。 -- 出自宋·何蒙·題義門胡氏華林書院
- 興來思跨巴滇馬,歸去方乘下澤車。 -- 出自宋·何麒·外大父丞相初登科為雒縣主簿經攝垍窯鎮稅官
- 樵獵識冠裳,何言志四方。 -- 出自宋·胡楚材·青山懷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