斯在第3個字的詩句
斯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肯堂斯室就,不稼曷禾收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送子倅宜春
- 忽報斯人訃,傷哉命壓頭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騰·挽盛君時
- 珍重斯文肯勉力,清朝墳典要人修。 -- 出自宋·趙孟堅·與帥干駕閣宗叔
- 奪到斯人處,天心亦杳冥。 -- 出自宋·施樞·聞西山訃音
- 東屏斯文主,書傳撐滿腸。 -- 出自宋·衛宗武·答野渡墊賓并其子和篇
- 原君斯游姑少遲,為我六月開南枝。 -- 出自宋·衛宗武·送龍孝梅過上海及見郊外巨室
- 郁者斯通枉者伸,頓蘇民氣舒民力。 -- 出自宋·衛宗武·夏秋積雨歲用大祲長言紀實
- 千古斯文應不泯,待將辭藻掞天庭。 -- 出自宋·衛宗武·和王總干韻
- 為善斯有慶,積衰由作慝。 -- 出自宋·衛宗武·守茶塢子舍新塋
- 嘆息斯文今有幸,昭昭奎運豈徒然。 -- 出自宋·馬廷鸞·十月二十日客有言儒學事感而有賦
- 不意斯文天示喪,鳳凰來后見河圖。 -- 出自宋·何夢桂·和山房夾谷僉事韻二首
- 遂使斯道福,溥及山澤癯。 -- 出自宋·何夢桂·送野塘王經歷三十韻
- 顧憂斯人饑,僵仆亂如麻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郊行集句
- 約備斯人心,執一不易化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江城憶游廬山逢隱者
- 但得斯心存,充拓何可御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題林氏藥圃
- 每惟斯道南,七閩小鄒魯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贈陳教諭
- 須信斯人為世瑞,非人龍、定是文中虎。 -- 出自宋·伍梅城·賀新郎·甲子頭春雨
- 光景斯須如夢里,還丹粟粒變金姿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憶江南·淮南法
- 豎子斯人老,先生笑道乖。 -- 出自宋·張埴·菊后
- 我來斯邑訪遺跡,乃遇沈生耽載籍。 -- 出自唐·蕭祜·游石堂觀
- 南下斯須隔帝鄉,北行一步掩南方。 -- 出自宋·歐陽詹·題秦嶺
- 匪根斯殖,匪葩斯榮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太廟瑞芝頌
- 難世斯人猶不達,此時吾道豈能通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依韻修睦上人山居十首
- 賴有斯文在,時時得強尋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秋日疾中寄諸同志
- 天畏斯文墜,憑君助素風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九江和人贈陳生
- 難世斯人雖隱遁,明時公道復如何?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宿漁家
- 能來斯地鼓斯鼓,盡達曹溪圣祖心。 -- 出自唐·許堅·戰兵山
- 其寢斯安,□□□分。 -- 出自唐·丘光庭·補新宮(新宮三章,章八句)
- 無亂斯聰,無惑斯明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圣號雅二篇
- 皇宅斯道,汗汗浩浩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圣號雅二篇
- 比珪斯不玷,修己直如弦。 -- 出自唐·孟翱·言行相顧
- 七圣斯嚴,三君如在。 -- 出自唐·張紹·沖佑觀
- 我亦斯人徒。 -- 出自元·沈禧·菩薩蠻·峨冠博帶青藜杖
- 猶得斯須間,賓僚語即戎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常州分省席上(二首)
- 早悟斯、疾速修行,永完全性命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水云游 韓公索嘆世
- 到如斯,俗念心盡。 -- 出自元·劉處玄·惜黃花·天元將盡
- 愿由斯、道念彌堅。 -- 出自元·王丹桂·滿路花 贈兩山道友烏林答同監等
- 兩代斯文盟主,百載中朝元老,雅望更誰先。 -- 出自元·胡祗*·水調歌頭 慶翰長生朝
- 萬古斯文正脈,一生前圣遺編。 -- 出自元·蒲道源·木蘭花慢 壽王國賓總管
- 我日斯邁兮,于余心以何傷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渭濱操
- 吾非斯人徒,夷曠期復古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自勉
- 展矣斯人欲見之,一夕輾轉九回思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思君子歌
- 路有斯須隔,憂難頃刻忘。 -- 出自宋·劉筠·宣曲二十二韻
- 美服斯勤驗國徑,里民單出慶秋成。 -- 出自宋·劉筠·奉和圣制社日七言四韻
- 貨鬻斯為切,鮮腴敢暇知。 -- 出自宋·穆修·食魚
- 上使斯文淳,下使期民樸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安道登茂材異等科
- 吁嗟斯文敞已久,天生吾輩同扶持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乙亥冬富春先生以老儒醇師居我東齊濟北張泂
- 當以斯文施天下,豈徒玩書心神疲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乙亥冬富春先生以老儒醇師居我東齊濟北張泂
- 帝赫斯怒,王師徐驅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宋頌九首·金陵
- 試把斯文誦,英魂或可招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張灃州挽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