斯在第12個字的詩句
斯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何人作頌比《嵩高》,萬古斯文齊岣嶁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石鼓
- 嘗聞其語,而未見其人也,豈斯人之徒歟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贈李士寧
- 悲填膺而茀郁兮,聊自托於斯文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曾子固哀詞
- 狂卒叫誰民震擾,不勞談笑斯須了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送張倅
- 望夫君兮天東南,江復山兮斯路巉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幽誓
- 儻嘗獲罪於天兮,使而至於斯極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悲秋
- 滯留再與茲水會,淪胥未哂斯民愚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王適大水
- 以南塘本及羅振玉殷禮在斯堂叢書本校訂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柳梢青 以上一百零三首,見石蓮庵匯刻遺山
- 我顧灰頹若此,兒應跳蕩如斯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席見獅兒
- 機會來時非偶然,功名發(fā)軔斯可矣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行路易送陳晟謀仕
- 丈夫已忍猿鶴羞,欲去且復斯須留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遙碧軒作呈使君少隱時欲赴召
- 隋家故事不能問,鶴在仙池斯我游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春眺西上岡寄徐員外
- 數(shù)縣瘠土應倍憐,益二至五斯可矣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免除宿遷縣等地部分正賦
- 迺追斯邸,迺{左巾右荒}斯尋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祀岳鎮(zhèn)海瀆四十三首
- 千百年傳吾輩語,二三子系斯文脈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滿江紅 和王實之韻送鄭伯昌
- 亂曰:懶守爾何為,日日常若斯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此樂
- 其言與人亦如此,老人無乃斯人曹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東丘老人
- 昔者火燒闕里檜,仲尼寂寞斯文墜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震澤普濟寺觀古檜歌
- 江山清絕冠天區(qū),豈甘久被斯人污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送王賓玉
- 筆含鐘鼎小篆意,啟齒要須斯與冰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贈江器博
- 錦袍仙人去不反,乘月忽作斯亭游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洪都病中夢與太白同登峨嵋亭有賦
- 東南上流蜀之門,領(lǐng)略形勝斯樓存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峽州楚塞樓
- 游魚舞獸解人意,此意憂樂斯民同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贈張聽聲
- 八年可仕不謀祿,七秩及時斯引經(jīng)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賀王委發(fā)提舉掛冠
- 燈花開落縱匆匆,我今無害斯無兇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夜坐
- 宜春郡圃作新堂,名不他求斯有取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題周袁州尊德堂
- 古來秦禍不須胡,蒙恬斥外斯高寵。 -- 出自宋·曹彥約·陪使護客晚發(fā)京口
- 因思五十義最精,造化機緘斯出入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生朝李肩吾貽詩次韻為謝
- 郊見帝兮琮璜,瑟彼瓚兮流斯黃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述九頌·耀德
- 此吾之所以重嘆,而列之于斯文也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趙清憲挽辭帖贊
- 予方遡詩派而未能,所以掩斯卷而三嘆也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黃魯直詩稿帖贊
- 書尺之作趨簡便,情之所托斯可見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曾丞相臨平帖贊
- 南風之時兮吹彼棘薪,喬木斯壞兮棟梁曷任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挽蔡文叔
- 仁同親,更備存先具,倉積千斯。 -- 出自宋·趙希汰·沁園春·持節(jié)浙東
- 休說清談誤國,有清談,還有斯文。 -- 出自宋·王奕·木蘭花慢·翠微亭上醉
- 高曾規(guī)矩父弓冶,君家正印斯文脈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贈周善長省親
- 珠璧禎祥,斗牛光景,預可占斯世。 -- 出自宋·朱元夫·壺中天/念奴嬌
- 未宜直說色是空,不著色空斯見道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清老畫雙溪壁以詩謝之
- 泉亭長在麓之始,一止于山斯蹇矣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答胡委履二首
- 山有龜蒙兮水有沂,天未喪斯文兮在茲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暮之春六章章五句
- 如君作吏豈擇便,第勿謂難斯令終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送黃子聞得縣瑞安
- 區(qū)區(qū)陶甓出漢賊,矧可使與斯文親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諸公賦東園兄銅雀硯甚夸余獨不然然蘇長公
- 章貢二水分西東,江右九郡斯為雄。 -- 出自宋·方逢辰·餞修史宮講吏部陳大著赴鎮(zhèn)贛州
- 存衛(wèi)府勛有是事,下婢子品斯何心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地里周國祥
- 嗚呼利澤行推遍海隅,坐使斯民愁嘆為嬉娛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和詩守豐年行
- 忽聞片石在絕頂,小篆無乃斯翁為。 -- 出自宋·莫濟·次韻梁尉秦碑
- 佛云常乞是清規(guī),一切食中斯正命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偈頌二百零五首
- 處處不乖兮水中夜月,物物斯應兮華上春風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偈頌二百零五首
- 使八極頂目者不自爭衡,見斯人兮駕御昂枿。 -- 出自宋·釋重顯·送倧禪者
- 孜孜為善雞鳴起,先王之道斯為美。 -- 出自宋·孫實·書語集句詩譏一老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