斗在第3個(gè)字的詩句
斗在第三個(gè)字的詩句
- 美人斗香草,上有九畹栽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香山篇
- 吳娃斗色櫻在口,不放白雪盈人顛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紅酒歌謝同年智同知作
- 笑殺斗升腸,耳熱索稈蔗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酒徒
- 紅羅斗結(jié)同心小,七蕊參差弄春曉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詠七姊妹花
- 金距斗雞寒食后,玉蛾翻雪暖風(fēng)前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詠柳
- 秾英斗火欺朱槿,棲鶴驚飛翅憂燼。 -- 出自唐·王轂·刺桐花
- 鳳苔斗回天北畔,瑤臺(tái)直到海中間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依韻和梅圣俞從登東樓三首
- 向晚斗城趨禁直,怳疑身不在塵寰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普凈院避暑呈陸子履學(xué)士
- 年年斗柄東無限,愿挹瓊觴壽北辰。 -- 出自唐·韋元旦·奉和立春游苑迎春應(yīng)制
- 彩雉斗時(shí)頻駐馬,酒旗翻處亦留錢。 -- 出自唐·竇鞏·南陽道中作
- 春隨斗柄動(dòng),人自海邊歸。 -- 出自宋·李師中·遞中得先之兄書取邕欽宜柳歸約十二月到此年
- 星移斗轉(zhuǎn),玉蟾西下,漸覺東效向曉。 -- 出自宋·蘇氏·鵲橋仙·星移斗轉(zhuǎn)
- 臥北斗柄直,插西月角橫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夜意
- 黃金斗印未垂腰,繞舍湖山弄翠濤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寄關(guān)彥長(zhǎng)
- 寒威斗自壯,空色曉逾澄。 -- 出自宋·強(qiáng)至·對(duì)雪六首
- 倒影斗輕盈。 -- 出自宋·王詵·畫堂春令/畫堂春
- 何時(shí)斗草歸,幾度尋花了。 -- 出自宋·舒亶·卜算子·池臺(tái)小雨乾
- 歌闋斗清新。 -- 出自宋·葛勝仲·浪淘沙·歌闋斗清新
- 隨分斗米相酬,镮錢相謝。 -- 出自宋·王質(zhì)·別素質(zhì)/憶瑤姬
- 揭北斗兮奠椒漿,簸南箕兮羞瓊?cè)铩? -- 出自宋·崔敦禮·華陽洞天
- 不應(yīng)斗酒錢三百,猶惜春衣耐獨(dú)醒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閑居十首
- 芍藥斗新妝,楊柳飛輕雪。 -- 出自宋·李處全·卜算子·芍藥斗新妝
- 深澗、斗瀉飛泉溜甘乳。 -- 出自宋·方千里·荔枝香
- 提大斗,酌寒露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賀新涼/賀新郎
- 月臨斗退這懼,宮直南箕蘇子憂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贈(zèng)星翁郭若水
- 扁舟斗轉(zhuǎn)急如飛,對(duì)此令人憶退之。 -- 出自宋·阮閱·郴江百詠并序·郴江口
- 持文斗時(shí)英,勝不待口舌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送趙伯高
- 旗亭斗酒,任是十千傾倒。 -- 出自宋·陸蘊(yùn)·感皇恩·殘角兩三聲
- 翦霞斗萼,裁蕊砌□,天與高致。 -- 出自宋·趙溫之·喜遷鶯·瓊姿冰體
- 方作斗升計(jì),敢憚簿書役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和趙晦之司戶三首
- 驅(qū)馳斗粟應(yīng)憐我,勉強(qiáng)人情亦厚顏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約桑守公肅同還剡中
- 苑中斗草尋芳處,日日春熙奉至尊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德壽春帖子八首
- 蝶侶斗狂,鶯雛弄巧,嬉嬉舞態(tài)歌唇。 -- 出自宋·史浩·望海潮·煙濃柳徑
- 參橫斗轉(zhuǎn)夜將闌。 -- 出自宋·倪偁·南歌子·佳月當(dāng)今夕
- 曲池斗草舊游處。 -- 出自宋·毛并·秋蕊香·蕩暖花風(fēng)滿路
- 流蘇斗帳泥金額。 -- 出自宋·王千秋·虞美人·流蘇斗帳泥金額
- 窮年斗粟亦時(shí)須,清坐那能論月無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譙允蹈知縣和鄧所作二詩復(fù)用韻答之
- 日萼斗深妍,風(fēng)條舞柔碧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清明日同宋才夫王子友游秦氏園分韻得一字
- 臨分斗偈無多惜,濁骨憑師為點(diǎn)凡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再用韻送印老
- 未應(yīng)斗粟全關(guān)念,更為先生幾日留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次韻彥博游無為馬豀并呈孫隆州
- 雄雞斗不解,血濺頭上冠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雞冠
- 百篇斗酒興何窮。 -- 出自·姚述堯2·南歌子·賓宴親堯日
- 印懸斗。 -- 出自宋·耿時(shí)舉·喜遷鶯·暮春清晝
- 趁升斗、蠻鄉(xiāng)遠(yuǎn)地。 -- 出自宋·呂勝己·杏花天·當(dāng)年悔我拋生計(jì)
- 奔競(jìng)斗心知戒在,疎遲懶性習(xí)閑成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和晚菊三首
- 唐年斗酒價(jià)三百,苦貴已起詩翁言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西郊即事三首
- 徘徊斗粟歸田緩,堪笑癡頑老使君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虎丘勸農(nóng)
- 刀弓斗力增勁,萬馬驟西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蔡戡·水調(diào)歌頭·肅霜靡衰草
- 所仰斗升祿,役役常苦辛。 -- 出自宋·蔡戡·新居用韓昌黎詩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廬為韻
- 誰云斗粟可相挽,到處佳山如見招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白水道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