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在第7個字的詩句
文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求治親垂詔,觀文自著圖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仁宗皇帝挽詩十首
- 待將底物勒移文,谷口濃云白如紙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天氏北溪
- 金書玉篆燦龍文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導引·新陽初應
- 刻意追元佑,斯文未喪予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端明尚書汪圣錫挽詞二首
- 出世須拋世俗文,休論何遜與陰鏗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送道士張唯深
- 之子俱勍敵,斯文合擅場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紹興三年十月丙辰長沙郡貢士三十人于公堂太
- 仁孝由天縱,溫文亦性涵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慶東宮生辰
- 駕言兮何之,羲文兮與歸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廬山五猗
- 一肩直欲荷斯文,兩眼從前識英偉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程廣文季允得崔西清薦詩來用韻
- 氣佳哉兮郁蔥,文五色兮虎龍,江胥杵沙為馳道兮,海若斂潮其下風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鎮越堂辭
- 轉物天機妙,昭文不在琴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暑夕
- 主郡王士安,高文勇枚賈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題延平閣
- 翟彩開新禮,金文易大名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溫成皇后挽詞二首
- 馬圖鳥跡,彷佛文字。 -- 出自·張衡·經史閣四言詩
- 成頌非其德,高文徒自妍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酬李處士山中見贈
- 鳳凰銜下雕龍文,德昧政虛爭敢立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上荊南府主三讓德政碑
- 攀桂留卿月,征文待使星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同諸公奉侍祭岳瀆使大理盧幼平自會稽回經平
- 相公乃天蓋,人文佐生成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讀張曲江集
- 更見尚書后,能文在子山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贈顏主簿
- 發論教可垂,正文言不朽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答裴集、陽伯明二賢各垂贈二十韻今以一章用
- 何似鐘山集,征文及惠休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同顏使君真卿、李侍御萼游法華寺登鳳翅山望
- 無為忽于予,斯文幸專繼。 -- 出自宋·柳開·贈諸進士
- 細與知音說,攻文恐誤人。 -- 出自唐·戎昱·酬梁二十
- 啟重帷,重帷照文杏。 -- 出自唐·上官儀·八詠應制二首
- 遺我方石枕,斑文剪霞綺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表玄師歸縉云有懷故雄阇黎成轉韻六十四句
- 得疾因卑濕,為文足感傷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故蘄州玉刑部閣老挽歌五首
- 垂髫婉變便能文,驥子蘭筋逈不羣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晏殊奉禮歸寧
- 中臺高應列星文,千騎驂驔擁畫輪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喜王虞部賜進士及第
- 望氣成龍虎,披文辯魯魚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愛詔修書述懷感事三十韻
- 雞窗十載共論文,蘭室依然有舊薰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次韻和章頔見寄
- 嗟余僻好惟古文,敬此堂名如敬君。 -- 出自宋·陳郁·得琴硯古雅堂
- 揆事符中扆,論文動細氈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朱丞相赴宣州四十韻
- 吾道意何憂,斯文欣有屬。 -- 出自宋·洪邁·秀川館聯句
- 讜議裨宸極,高文燦斗杓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送陳景明尚書赴召四首
- 吾道初彫喪,斯文竟老成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挽樂全宋丈二首
- 函袖出異書,雷文加釋注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贈上官法師
- 永懷興亡端,斯文慚麗縟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建康六感·陳
- 大塊有動搖,斯文無古今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觀胡文定公手墨因求別本
- 學業肯先歆向,文焰已高白賀,飛步更蟾宮。 -- 出自宋·石孝友·水調歌頭·蕭灘韻環佩
- 觀舞更三疊,論文罄一樽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對雪和子{辶加葦}用歐陽子韻
- 沈君有弟今休文,咳唾成章數千字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沈楊輔隱軒詩
- 散騎真前輩,休文即當家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潘澤之沈元吉泛舟湖上
- 君王養欲臣養文,忠鯁漫多寧救藥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天寶歌和魏定公文次韻
- 開樽且精設,論文萃清集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彥嘉能守當今之后偉人也余心向慕之常以未獲
- 十分瘦損沈休文。 -- 出自宋·周紫芝·臨江仙·水遠山長何處去
- 地氣南交接,天文北極縣。 -- 出自元·傅若金·登岳陽樓
- 我愛東湖舊廣文,更過水口覓將軍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漫興七首
- 應織辭家久,回文字半消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回文字
- 小床偷制錦回文,落地針聲暗驚手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四景宮詞
- 妾倚閭,郎懸車,文君自奔馬相如。 -- 出自明·呼文如·宛轉詞歸丘生后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