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在第7個字的詩句
文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奸賊余靈在,斯文是戮尸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和邠老郎官湖懷古五首
- 南浦東風拂水文,汀洲芳草綠羅裙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登快哉亭有屬
- 隊碣仆縱橫,鐫文久殘缺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故鄴
- 遠略參基命,雄文入典章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胡太傅挽詞二首
- 南窗圣賢有遺文,滿簡字字傾琪瑰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冬望
- 寥寥孟韓后,斯文大難得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寄王介卿
- 古杉蒼蒼橫斗文,其干十圍陰蔽野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七星杉
- 圣哲雖云遠,遣文幸未亡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歸田詩
- 濁酒憐虛爵,高文憶友生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閏正月十五日夜監直對月懷諸同舍
- 雅度津涯闊,高文風雨驚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哭公素
- 弱女飄休許,遺文散莫傳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哭尚穎
- 天眷何期遠,王文久已同。 -- 出自唐·徐凝·送日本使還
- 獻賦誰知錦組文,題書直道珠盈碗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送前宜春理徐茂吳
- 命駕承千里,論文且一樽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春宵有感八首
- 玉局瑤篇龍鳳文,三元開度士如云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贊歷代天師·第十九代諱修字德真
- (缺詞文)(缺詞文)(缺詞文)(缺詞文)(缺詞文) -- 出自宋·蔣捷·謁金門
- 此詩亦有感于文宗兄弟之間而作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孤兒行
- 就列繼三事,主文當七人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奉天酬別鄭諫議云逵、盧拾遺景亮見別之作
- 煙氣籠青閣,流文蕩畫橋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春日芙蓉園侍宴應制
- 舊友雙魚至,新文七義敷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奉和許閣老酬淮南崔十七端公見寄
- 經術既修明,藝文亦葳蕤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送別沅汎
- 故事三臺盛,新文七義全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和李大夫西山祈雨,因感張曲江故事十韻
- 蜀國本多士,雄文似相如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送密秀才吏部駁放后歸蜀,應崔大理序
- 水寒孤棹觸天文,直似乘槎去問津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早行
- 前度相逢正賣文,一錢不直虛云云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丁隱君歌
- 守道希昔賢,為文通古圣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村夜二篇
- 倘遇采詩官,斯文誠敢告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南涇漁父
- 良常應不動移文,金醴從酸亦自醺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和襲美江南道中懷茅山廣文南陽博士三首次韻
- 駿骨正牽鹽,玄文終覆醬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記事
- 上善可比水,斯文參五千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引泉詩
- 之子秉高節,攻文還守真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過曹鈞隱居
- 入用隨憲簡,積文不受金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裴侍郎湘川回,以青竹筒相遺,因而贈之
- 二十為郎事漢文,鴛雛驥子自為群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送馬員外拜官覲省
- 試藝臨諸友,能文即我師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哭苗員外呈張參軍(苗公即參軍舅氏)
- 見箕星、昴宿輝文昌,欣初度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江紅·瑞靄長安
- 三俊才名,三儒文學,更有三君清節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喜遷鶯·古今三絕
- 升泰畤、縟典彌文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六州
- 寰宇定,四海奉文思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六州
- 明昌世、乾統彌文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十二時/憶少年
- 閱武戈初偃,論文酒不空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南柯子/南歌子
- 事業十年燈火,文章筆下若掀雷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慶清朝·點檢堯階
- 砌香砌影,高禪文友,清談相對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鼓笛慢/水龍吟
- 自是昔年,場屋文章舊豪杰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玉燭新·養高梓里
- 鳥羽飄初定,龍文照轉真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晨光動翠華
- 昔有王生,冠世文章,嘗隨舊游江渚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傾杯序/傾杯樂
- 腹空鳳卵留藻文,足立三刀刃微直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吳沖卿出古飲鼎
- 君子亦豹變,其文蔚可覿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還吳長文舍人詩卷
- 沖風冒霰入廣文,老與諸生開反切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杜挺之郎中知虔州
- 賈誼度湘水,為文吊屈平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闞令之潭州寧鄉
- 并轡不能語,斯文其已夫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永叔自南陽至余郊迓焉首訪謝公奄然相與流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