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在第6個字的詩句
文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君應膝上憐文度,我向東床憶右軍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王伯奮守筠陽
- 東甬與賓興,文闈賴主盟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吳待制挽詞
- 行誼高余子,文章自一家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趙左司挽詞
- 問學可經世,文章更華國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送岳陽陳倅秩滿還朝八首
- 學多應損壽,文富幸流芳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挽軍器監簿周公子及
- 遙知堅臥朱文季,倦聽朝雞趁六參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同伯潛諸公聯騎出城東南亞次衫字韻
- 之綱之紀,允文允武。 -- 出自宋·楊冠卿·崧高詩為九江趙使君壽
- 蓮棲蓍宿,錦文有章。 -- 出自宋·崔敦詩·皇帝上平上皇帝壽樂曲·四舉酒用祥龜之曲
- 小官能抗疏,文吏乃知兵。 -- 出自宋·趙善括·挽陳提舉
- 搜攪枯腸有文字,玉州猶愛月團欒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有懷廣文俞同年
- 尊空北海懷文舉,菊繞東籬念老陶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和安撫王誠之給事重九日登高詩韻
- 上國曾傾蓋,文闈昔盍簪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挽奚公彥章承奉詩
- 老我今慚郡文學,諸生試覓汜鄉侯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丙辰二月上丁釋奠致齋于經史閣呈郡僚
- 指點夕陽外,文脊蓋其處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和陳倅游石門吊瞿硎先生
- 器識在所先,文藝乃其亞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和張伯子韻
- 鳳凰池上今文伯,猶憶春闈夜卷長。 -- 出自宋·何澹·和王成之同趙達明游西湖
- 富來儻有論文興,活火風爐自煮茶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寄懷二十首
- 曾門昔作廣文官,先生曾同苜蓿盤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呈折子明丈十首
- 疏去良臣散,文興大老歸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與李潭州椿壽翁五首
- 風流伯始后,文獻澹庵師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留別陳明叔兼屬胡仲威五首
- 學探和靜蘊,文嗣一門華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挽南澗先生三首
- 君公隱牛儈,文休食馬磨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次韻潘端叔送行二首
- 鬢毛霜自滿,文力鼎猶扛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寄呈壽岡先生二首
- 談端抽繭紝,文力壯波濤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遠父往富沙兼簡馬莊父二首
- 梁棟期終用,文章莫露機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寄審知并屬彥博三首
- 事多徵放逐,文欲號窮愁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寄王謙仲周子充丈
- 學造淵騫寢,文推翰墨場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邢兄大聲以重九日置酒約梁丈仁伯段兄元衡蕃
- 詩成資遣悶,文就返招窮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冬日雜興
- 賴有書函與文卷,不然何地可聞風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全真以斯遠所寄文卷后夜賦兩絕句元韻作詩寄
- 人物豪三國,文章到兩都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斯遠徐兄攜李丈子永去冬江上詩卷來成四十字
- 太學聲名舊,文昌薦墨珍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送湛挺之提干自武陵迎侍于侯官兼寄鉛山尉曹
- 名高正倚斯文在,身屈不妨吾道行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送周禮侍赴召
- 經過得屢見,文字有同盟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呈晁舅祖叔蘊
- 交游數伯厚,文字從右軍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呈程可久
- 人窮往往咎文窮,歷數前賢半此風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德章法曹再用銅字韻作詩為報復用韻奉答
- 多君有意工文字,老我空能歷歲年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鄧師契縣尉以沅陵韻作詩見貽次韻
- 西鄰徐孺今文伯,我爾俱當讓一頭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季奕見蕃與審知唱酬近詩過辱枉贈用韻奉答
- 吾君德盛過文景,詔書屢下民惟省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郡檄子肅檢視旱田以詩寄之
- 吾州疇昔聚文星,我已后之君有聲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李商叟舉似用南澗山字韻茶山星字韻數詩輒借
- 羨君聚首共文書,憐我離形屢寒暑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王伯玉兄弟皆用叔文韻作詩見示答之
- 刀筆非吾事,文章可致身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喜見周司法和詩有贈仍用元韻
- 年齡故相并,文事孰能優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秀奕以文編垂示簡之
- 而今夢想論文地,柳合沙堤鷗去來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以茶寄楊溥之二首
- 學要精微講,文須仔細評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呈李思永
- 學有南軒派,文仍二宋家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呈宋伯潛
- 問學本日用,文章先達辭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呈邢叔三首
- 圖書天祿閣,文陳玉堂廬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賀吳仲權召試館職
- 諸孫均內外,文采被斕斑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移官巴陵行有日矣書呈唐德輿程士和梁和仲于
- 問唐虞、禹湯文武,多少功名,猶自是、一點浮云鏟過。 -- 出自宋·陳亮·洞仙歌·秋容一洗
- 聲名江左重,文教漢東專。 -- 出自宋·陳亮·送文子徐妹丈赴隨州太學掾用司馬文正公送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