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在第5個字的詩句
文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天方斫斯文,魯叟虛歷聘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講學
- 思歸更向文書嬾,此手惟堪把蟹螯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初秋書懷
- 君不見伾文往者勢如山,朝士幾人無汗顏? -- 出自宋·陸游·寄題張仲欽左司盤澗
- 今朝涼冷文書少,隱幾南窗聽轉雷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入省
- 琢琱自是文章病,奇險尤傷氣骨多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讀近人詩
- 天未喪斯文,杜老乃獨出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宋都曹屢寄詩且督和答作此示之
- 雖非破硯文,永世亦有辭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折墨
- 束帶謬趨文石陛,有章曾拜皂囊封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長安雜題長句六首
- 哆侈不勞文似錦,進趨何必利如錐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題桐葉
- 紫莖屏風,文緣波些。 -- 出自先秦·屈原·招魂
- 青黃雜糅,文章爛兮。 -- 出自先秦·屈原·九章之八 橘頌
- 闊人已騎文化去,此地空余文化城。 -- 出自近代·魯迅·剝崔顥黃鶴樓詩吊大學生
- 將黑丸,斫文吏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古鄴城童子謠效王粲刺曹操
- 學為堯舜文,時人責衰偶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贈陳商
- 卓犖想超文字外,低徊卻寄語言中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寄無為軍張居士
- 一探石室文,再擢金門第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呈耿廣州
- 昭晰動天文,殷勤在人瘼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奉和圣制送十道采訪使及朝集使
- 一生不得文章力,百口空為飽暖家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郡齋書懷寄江南白尹,兼簡分司崔賓客
- 更接東山文酒會,始知江左未風流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自左馮歸洛下酬樂天兼呈裴令公
- 華星卻復文昌位,別鶴重歸太乙池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奉送李戶部侍郎自河南尹再除本官歸闕
- 風起不成文,月來同一色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海陽十詠·蒙池
- 怪君近日文鋒利,新向延平看劍來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洛中酬福建陳判官見贈
- 因出懷中文,調孤詞亦清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送李策秀才還湖南,因寄幕中親故兼簡衡州呂
- 前人秉藝文,高視來上京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送李策秀才還湖南,因寄幕中親故兼簡衡州呂
- 潁雖陋邦文士眾,巨筆人人把矛槊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雪
- 我欲貴子文,刻以金玉聯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重讀徂徠集
- 忽開子遺文,使我心已寬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重讀徂徠集
- 煌煌七星文,照曜三尺冰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寶劍
- 賞罰兩無文,是非奚以辨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送任處士歸太原
- 始來讀其文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送楊辟秀才
- 眾彩爛成文,真色不可繪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金雞五言十四韻
- 至言初無文,尋繹自成詩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次韻奉酬丹元先生
- 共來百越文身地,猶自音書滯一鄉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
- 天庭掞高文,萬字若波馳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哭連州凌員外司馬
- 踐遠游之文履,曳霧綃之輕裾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植·洛神賦
- 太公未遭文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植·豫章行
- 懷有綺繡文,朝無瓜瓞新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上都行送張伯玉
- 自然天下文,不復迷宗師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謝黃揔太博見示文集
- 出其囊中文,滿聽實清越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送文暢師北游
- 偉哉群圣文,磊落載其腹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送諸葛覺往隨州讀書
- 鱟實如惠文,骨眼相負行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初南食貽元十八協律
- 久欽江總文才妙,自嘆虞翻骨相屯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韶州留別張端公使君
- 無本于為文,身大不及膽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送無本師歸范陽
- 劉郎不為文園渴,何苦星槎遠取將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石榴
- 同來諸彥文章公,不數錢起兼吳融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二月二十四日,寺丞田文清叔及學中舊同舍諸
- 競秀主人文似豹,不應霧隱萬峰邊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寄題曾子與競秀亭
- 真賁初非文,至飾亦無色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題張季長少卿飾庵,名取告詞云"學足以自飾
- 盍歸贊人文,小卻猶講席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題張季長少卿飾庵,名取告詞云"學足以自飾
- 邦人寧臥文江路,莫放今侯霅川去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送趙文友知府謁告省親
- 正輔有孫文百鏈,筆倒三江胸萬卷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題眉山程侅所藏山谷寫杜詩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