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在第3個字的詩句
文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碧廚文簟小窗前。 -- 出自宋·蔡伸·江城子·碧廚文簟小窗前
- 六朝文物,千年陳跡,幾更烏兔。 -- 出自宋·陳德武·水龍吟·問津揚子江頭
- 才兼文武如君少,量納江湖近日無。 -- 出自宋·陳郁·送竹嶼韓議事游邊
- 膝間文度安親,得計是揚名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水調(diào)歌頭·睡鴨凝香縷
- 相與文楸看飛雹,不須舞袖覓驚鴻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次韻陳廷藻戶部西湖快目堂之集
- 覓句文詞競,枰棋笑語嘩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余赴官宮庠與道祖通判久聚乍散每有懷想作詩
- 正拂文君酒壚上,莫教蜂蝶等閑來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題臥屏十八花·杏花
- 一時文采七閩郡,千載風(fēng)流三瑞堂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三瑞堂
- 曾向文闈屈壯圖,羞將華發(fā)傍戎車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挽林聞遠(yuǎn)
- 誤向文闈齒縉紳,相君分賜壑源春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試院中蒙相君惠茶和錢教授韻
- 霧豹文章異,淵鯨爪角雄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送仲秉赴廷試五首
- 馳騁文史樂,時得陪卷舒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送高丞別
- 訝繁文翻水,夸嚴(yán)律比戎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張守唱和紅字韻詩八首
- 老坡文中哮闞聲,凜凜常如對英峙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行夫寄黃山榧子有詩因同來韻
- 卻訝文公迷圣戶,不知靈鑰有人開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無諸策題問顏亡絕好軻沒無傳
- 溫溫文定公,至道夙所欽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觀胡文定公手墨因求別本
- 愁得文君更苦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惜分飛·燕子留君君欲去
- 案上文書閑展讀,圣賢蹤跡重尋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臨江仙·鼓棹正逢江雪霽
- 何妨文字飲,更得江山助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千秋歲·金風(fēng)玉宇
- 欲尋文會詩盟,得酒且相命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憶東坡
- 島可文章似出家,不將言語落浮夸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褒山因老二首
- 夫子文章仆命騷,高標(biāo)寧若歲寒凋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周少隱實錄院對竹三首
- 教子文書容自勉,逢人尊酒為誰忙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清明即事
- 堯明文采燦星宿,子全道義高金玉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酬潘縣尉
- 炳煥文中虎,玲瓏席上珍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韻劉春卿書懷
- 千古文章黃太史。 -- 出自宋·嚴(yán)仁·蝶戀花·杰閣青紅天半倚
- 景鐘文瑞世,醉尚方、難老金漿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瑤臺第一層·寶歷祥開飛練上
- 可是文園病,何堪杞國憂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喜錢申伯病起二首
- 舊日文章,如今風(fēng)味渾如許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絳都春·平生相遇
- 六朝文物何在,回首更凄然。 -- 出自宋·周紫芝·水調(diào)歌頭·歲晚念行役
- 當(dāng)年文伯。 -- 出自宋·周紫芝·減字木蘭花·當(dāng)年文伯
- 當(dāng)年文焰。 -- 出自宋·周紫芝·千秋歲·當(dāng)年文焰
- 掃雄文,驅(qū)巨筆,多藝多才,稽古力,方見青云步驟。 -- 出自金·蔡松年·洞仙歌 戊辰歲,王無兢生朝
- 鏖戰(zhàn)文場,橫揮筆陣,萬言一策平邊。 -- 出自金·段成己·滿庭芳 齋居有感,繼遁庵兄韻
- 遮眼文書,隨分有些些。 -- 出自金·段克己·江城子 元日有感
- 了卻文章千載事,不須談笑話功名。 -- 出自金·段克己·浣溪沙 壽菊軒弟
- 也知文德能柔遠(yuǎn),傳道新恩欲罷征。 -- 出自元·傅若金·書南寧驛
- 時與文士俱,逍遙農(nóng)圃春。 -- 出自元·揭傒斯·寄題馮掾東皋園亭
- 我有文園渴,苦無曲奏鴛鴦弦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紅酒歌謝同年智同知作
- 南端文法重檢詳,架閣名官資主辯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送王知事遷臺架閣
- 昨夜文星照南極,今朝客省過東維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回上張?zhí)荆ㄒ辉啤爸x賜玳瑁筆見征楚國公碑
- 風(fēng)流文采湖山主,坡白應(yīng)須屬有才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嬉春體(五首。錢塘湖上作。一云“賦俏唐體
- 自言文史舊曾知,寫景題情事事宜。 -- 出自明·瞿佑·安樂坊倪氏女少日曾識之一別十年矣歲晚與其
- 何處文星動帝廬,卻憐狗監(jiān)薦相如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宮詞一百首(并序)(錄五十首)
- 獨許文章可將兵,到處降旗出城壁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錦衣篇答贈錢君德夫
- 幸因文字蒙征檄,時佩菅毫侍瑣廊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上督府公生日詩(并序)
- 酒酣文思涌,強(qiáng)弩機(jī)發(fā)箭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贈別龔行義
- 壁為文府斗為歲,許我文章播人口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梁園飲酒歌
- 豈惟文運遭屯否,無乃歷數(shù)厄陽九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梁園飲酒歌
- 時鄧文原、袁伯長俱為直學(xué)士,李洄以翰林待制居京師,為監(jiān)修國史,實至治三年也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題宋周曾秋塘圖(有序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