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在第13個字的詩句
文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自公退食趣有余,好古博雅耽文儒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送林叔大架閣上京
- 嗇夫一見大義明,無聲詩是無文經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贈楊仲開畫圖引
- 對客每言齊物論,移家只有廣文氈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寄李子粲
- 出門一笑頗自許,光范不用投文章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送人上燕
- 瑰癖消審結習虛,一篇典寶古文無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216
- 欲與此銘分浩逸,北朝差許鄭文公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230
- 消我關山風雪怨,天涯握手盡文人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310
- 新識晉江陳戶部,談經頗似李文貞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31
- 一隊佽飛爭識我,健兒身手此文官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46
- 浼我青衫奈塵土,誤君白首坐文章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贈張之才
- 棗木已非真篆刻,色絲空喜好文章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寄孫莘老湖州墨妙亭
- 繞郭青山疊寒玉,索堤遠水鋪文練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戲呈休文屯田
- 只此共棲塵外境,無妨亦戀好文時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爭名
- 筆硯近來多自棄,不關妖氣暗文星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戊午三月晦二首
- 空嘆高歌如郢客,愧無佳賦似文園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李八丈小雪同會有懷鄰幾
- 藤帽斜珠雙耳環,纈錦垂裙赤文臂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黎女歌
- 西望翠華殊未返,淚痕空濕劍文斑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辛丑年
- 予年已壯志未行,案上敦敦考文字。 -- 出自宋·蘇舜欽·對酒
- 抖擻衲頭還自笑,囊中也沒一文錢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曲肱詩二十首
- 大隱從來在朝市,謫仙況復富文章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寄王察院三首
- 為誰作此蘆雁圖,杰出南齊宇文煥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贈郭承務蘆雁
- 已向升天得門戶,錦衾深愧卓文君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答蓮花妓
- 南鄰蕩子婦無賴,錦機春夜成文章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蜀葵詠
- 志士感恩無遠近,異時應戴惠文冠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獻歲送李十兄赴黔中酒后絕句
- 遙想勒成新塔下,盡望空碧禮文星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和襲美為新羅弘惠上人撰靈鷲山周禪師碑送歸
- 下題八分書七聘堂記四字,記文,正書,蘇天爵撰。 -- 出自元·張養浩·感皇恩 自壽 此石刻見山東歷城縣志卷二十四
- 瑤溪碧岸生奇寶,剖質披心出文藻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瑪瑙杯歌
- 行卻江南路幾千,歸來不把一文錢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感歸
- 八寸黃楊惠不輕,虎頭光照簟文清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酬凌秀才惠枕
- 騎壒蒙蒙一洗空,恢崇儒館聞文風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上太師公相生辰詩十首
- 毛氏穎出中山中,衣白兔褐求文公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重賦白兔
- 射堋寬闊習武事,鏡沼清淺吹文漪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泗州郡圃四照堂
- 多病相如不復云,更何曾有卓文君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又依韻
- 今觀郭裔奇俊郎,眉目真似攻文章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采石月贈郭功甫
- 楊雄位卑才執戟,豈有爵祿多文章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石昌言舍人還蜀拜掃
- 還思二十居洛陽,公侯接跡論文章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答吳安勖太祝
- 家有二槐為太守,弟兄誰似李文饒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王郎中知江陰
- 雕玉翠鞍牽騕褭,盤龍朱輦爛文章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宋中道觀八月二十八日車駕朝謁景靈宮
- 若是承明容再入,未曾荒之舊文章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幕次閑吟
- 天王出震還海清,奎星燦燦昭文明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應制皇親試貢士歌
- 且應盡意頒詔條,豈復回頭顧文陣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酬贈田舍人
- 重來便恐調金鉉,無復區區當文翰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酬贈田舍人
- 溫樹陰中別玉堂,應星猶得入文昌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制除工部廊中出入署
- 陶鑄官資經化筆,品題名姓在文場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有傷
- 行客往來閑指點,史官褒貶浪文章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和夔峽張憲白帝城懷古
- 頭上金釵十二行,足下絲履五文章。 -- 出自南北·蕭衍·莫愁歌
- 記得早年曾拜識,便憐孤進賞文章。 -- 出自唐·朱慶馀·上翰林李舍人
- 我今正是鳥折翼,肺病三年廣文直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贈楊景平
- 博士曾瞻穆穆光,賢良猶抱漢文章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寄仲彌性祝子權
- 衰老近來諸事廢,漁樵唱和是文章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韻單君范行李中諸詩前數章自道后二章為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