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在第13個字的詩句
故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夜窗颯颯搖寒竹,秋枕迢迢夢故山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夢歸故園二首
- 金杯不以滌愁腸,江郡芳時憶故鄉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中春登樓二首
- 江南塞北俱關念,兩地飛歸是故鄉。 -- 出自唐·張子明·孤雁
- 他年必藉相攜力,蹇步猶能返故林。 -- 出自唐·謝邈·謝僧寄拄杖
- 我昔曾游山與水,將謂他山非故里。 -- 出自唐·修雅·聞誦法華經歌
- 荷貞人兮信義長,令骨肉兮還故鄉,永言慚愧兮何時忘。 -- 出自唐·洞庭龍君·宴柳毅詩
- 仙宮碧落太微書,遺跡依然掩故居。 -- 出自唐·胡傳美·武康碧落觀
- 醉迷芳草生春夢,誰識東陵是故侯。 -- 出自元·柯九思·索陽莊瓜寄玉山
- 太祖封買里的八刺為崇禮侯,故曰“瀛封曾畀宋孤兒”也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書無題后凡三首偶感燕太子丹事
- 便相留、閑話長生,嗟我委形非故。 -- 出自元·凌云翰·蘇武慢·醉里閑吟
- 長堤千里,過睢陽、隱約江山如故。 -- 出自元·王寂·大江東去 *舍弟
- 秋水長天,落霞孤鶩,千載名如故。 -- 出自元·高永·大江東去 滕王閣 元草堂詩馀卷上
- 酒盈尊、三徑雖荒,松菊宛然如故。 -- 出自元·虞集·蘇武慢·歸去來兮
- 駕鵝滿眼兵塵動,應向圖中覓故鄉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桂林李生乞題其曾大父次星大令所作山居圖長
- 云風摩蕩懸靈境,巖壑低昂擁故姿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清明抵西山上冢
- 我來方與廬山別,你去廬山是故鄉。 -- 出自宋·張弋·送人歸南康
- 登臨屢起歸歟興,看是槐花滿故關。 -- 出自宋·田錫·登疊嶂樓
- 天邊楊柳今無數,短葉長條非故園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聞笛
- 黃蒿處處迷歸路,滄海年年少故知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池上書懷
- 吳頭楚尾老髯翁,千里煙波有故宮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題老蛟化江叟吹笛圖
- 維舟江岸偶相鄰,還與吾翁是故人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別王司法
- 因話隆興乾道事,恍惚此身棲故廬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黃景詠七十
- 昔人誤點經文會,更不回頭狥故常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楞伽經
- 天涯無伴只思渠,知在杭州有故廬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東寧初夏得叔達書自都下來言去秋與鄉薦尋聞
- 勸君莫要嘆無官,幸有田園在故山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和林子望二絕
- 寥寥此意將誰說,回首禪門有故人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次韻酬聞聰上人春日書懷見寄
- 臺傾鄴苑多殘瓦,鳳沒漳河失故堤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北臺
- 臺階抽得冒榮身,且喜西都見故人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次韻和資政吳育侍郎見贈
- 江邊客素沈驚鯉,海上機心失故鷗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天禧詔罷寄王貫之
- 邙陰高樹藏低嶺,河曲新波沒故洲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新晴
- 塵棲綬笥昏馀采,蟲食書縢脫故篇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憂闋還臺次韻和道卿學士終喪歸集賢舊職見寄
- 仙材封植九重深,苒苒何年別故林。 -- 出自宋·余靖·和胡學士館中庭樹
- 慣看韓老詩中景,樹色泉聲似故人。 -- 出自宋·黃庶·登鄆州溪堂
- 人來野寺尋遺跡,僧指蒼煙說故時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路德章石頭城吊古
- 皮冠翠被俯曾城,一一人民皆故里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胡撫干仲方
- 漢廷第一垂清問,潭府三元有故常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送張卿二生歸潭州應舉
- 路將好景匆匆過,轎避柔柯故故低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嚴州建德道中
- 君王菲食繼唐虞,北望中原憶故墟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張參議送行
- 經年不食三閭餌,一日相逢似故人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食角黍懷江陵
- 青山顧欠如相識,白水粘天似故鄉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和韻答都昌胡令論詩
- 君儕狗監動人主,君乘駟馬跨故園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白頭吟一首
- 休闖九暗訴帝傍,莫化杜鵑啼故鄉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蔡天啟作中興碑詩且邀同賦
- 清風一至如相語,從此開簾來故人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墨君十詠·露葉
- 兩京當日見初開,尚想凌云繞故臺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梅二首
- 殷勤為記春風面,他日重來是故人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溪傍梅花初開二首
- 蒼茫云樹渺相迎,山縣燒余祗故城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過鄖鄉寒食日
- 民謠幾歲傳鉤落,笙席何人戀故侯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嘆名
- 憑誰為謝東流水,好送寒聲入故園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早發竹山二首
- 游子念親從定起,一衲卷云歸故鄉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璨·送誠上人
- 有客解事翻然笑,元佑治平諸故老,身要人扶功未了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送郡守汪充之移治嚴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