放在第8個字的詩句
放在第八個字的詩句
- 雅意從來在松菊,放言不用屬莼鱸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十四夜元衡見過
- 如何一舸西江上,放溜乘風(fēng)不用牽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次韻唐與文驛馳代簡二絕句
- 已焉興未休,棹舟放中流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閏七月二十日侍知府寺簿先生為石鼓山向園之
- 有時長吸百川空,放意獨掃千軍敗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明叔用大字韻作詩見寄復(fù)用韻作七言一首答之
- 草樹扶疏書滿齋,放窗燈火酒尊開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次韻劉寺簿二首
- 駕車追熟路,順?biāo)?span id="eq0qu2ss0gy" class="hong">放輕舟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書管掾所抄張安國詩
- 可嘆一年游賞倦,放得無情露醑。 -- 出自宋·楊炎正·賀新郎·十日狂風(fēng)雨
- 清明未容詩酒污,放曠自許漁樵親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呂子陽辭蘭谷家園卻就石泉精舍
- 俯仰天地間,何由放羈束。 -- 出自宋·謝直·遣懷五首寄致道
- 鮆魚一尺楷杷小,放溜船來酒滿尊。 -- 出自宋·高似孫·蔡山渡
- 命意得了兔走穴,放字未安狐聽冰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還云岑魯直詩
- 俯仰之間因所寄,放浪形骸之外。 -- 出自宋·林正大·賀新涼/賀新郎
- 既添醒酒石,須著放生池。 -- 出自宋·周文璞·初營鳳山
- 蓬萊不肯著癡仙,放去湖山一任顛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仲春再雪與禪衲夜話
- 今驗其字體,則豪放而具骨力,激越而競波瀾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二蔡陪輔展晤二帖贊
- 晚秋過了小春催,放盡山家綠萼梅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小春六花·綠萼梅
- 得意快吟三兩句,放懷休數(shù)八千程。 -- 出自宋·陽枋·池口下小港元遇大風(fēng)
- 養(yǎng)成猿鶴通人語,放去牛羊識路歸。 -- 出自宋·宋自遜·山家
- 向來陵谷尚休然,放眼高臺萬象還。 -- 出自宋·黃載·題峴山
- 下手依時急采,莫放中宮芽溢,害里卻生恩。 -- 出自宋·夏元鼎·水調(diào)歌頭·律應(yīng)黃鍾候
- 樹底飛輕蓋,溪上放輕舟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水調(diào)歌頭·已是三堪樂
- 雨過池塘水長芽,放開晴日正宜花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浣溪沙
- 今宵好,如鉤佳月,放出光輝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八聲甘州·向鄞江
- 近時厭雨,喜午日、放開天日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二郎神·近時厭雨
- 生計半隨豪氣壞,放心猶傍圣經(jīng)回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有感
- 就移山近湖皆隱,放出樓高寺倒藏。 -- 出自宋·周弼·西湖竹閣寺
- 此夕幸無雨,何惜放顏醺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水調(diào)歌頭·幻出廣寒境
- 春猶淺,趁雪晴梅放,且和新詩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沁園春·大疏歸來
- 卷起鯨鯢江海事,放教禽鳥山林樂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滿江紅·竹馬同游
- 愿明時、清平無事,放老翁、長伴白鷗閑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八聲甘州·數(shù)年來
- 何似天風(fēng)輕借助,放教歸老釣魚舟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傅山父攜示曾玉堂和余韻答之
- 開包殘藁在,切勿放毫光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挽如老歸真
- 群陰解駮宿靄收,放出修眉數(shù)峰碧。 -- 出自宋·衛(wèi)宗武·與卿寓登多景樓口占立成
- 退一步思方是足,放三分弱豈真呆。 -- 出自宋·王義山·和陳榮可感興韻
- 許多時,間了闌干,放得蘚痕青滿。 -- 出自宋·胡翼龍·宴清都·夢雨隨春遠(yuǎn)
- 相期明月夜,更此放扁舟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病后久不到湖上晚與客到斷橋
- 讀飽鄴侯三萬軸,放高通德舊門閭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送鄭編修子四省元
- 安得化為千萬庾,放教糴事一分寬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和友人春雪韻
- 妨它踏青斗草,便放曉日東窗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紅林擒近·飛絮迷芳意
- 老龍豈是杯中物,放出長江與大河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題壽星寺杯泉
- 節(jié)物催人白發(fā)新,放懷不減少年春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和李希膺春日醉吟
- 一點紅爐屬君手,放教躍冶要分明。 -- 出自宋·劉鑒·上尚郎中
- 算行關(guān)改會,限田放糴,生民凋瘵,膏血既朘。 -- 出自宋·蕭某·沁園春·士籍令行
- 五年不得共團(tuán)欒,放浪東吳一葦間。 -- 出自宋·柴元彪·勉制干侄克家歸鄉(xiāng)
- 清風(fēng)起層陰,涼雨放疏點。 -- 出自宋·黎廷瑞·村居晚思
- 沙鷗應(yīng)笑我,何日放歸舟。 -- 出自宋·仇遠(yuǎn)·潦雨排悶二首
- 繡衣玉節(jié)駐江城,放得元宵兩夜晴。 -- 出自宋·仇遠(yuǎn)·元夕放夜
- 無白丁來多釀酒,放青山入別開門。 -- 出自宋·仇遠(yuǎn)·過介卿溪南隱居
- 老翁自愛下澤車,放爾春郊飽青草。 -- 出自宋·仇遠(yuǎn)·諭馬
- 甚從前、說著淵明,放高頭地。 -- 出自宋·吳編修·賀新涼/賀新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