插在第8個字的詩句
插在第八個字的詩句
- 重巒俯渭水,碧嶂插遙天。 -- 出自唐·李世民·望終南山
- 厭處平地水,巢居插天山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題炭谷湫祠堂
- 昨因有緣事,上馬插手版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贈張籍
- 不知折盡西湖柳,插遍長安萬戶無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寒食雨中,同舍約游天竺,得十六絕句呈陸務
- 黃花非不好,只是插離筵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送丁子章將漕湖南三首
- 近浦人家隨曲折,插秧天氣半陰晴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金溪道中
- 松鬈沐初凈,山蘤插更妍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東園醉望暮山
- 九郡報來都雨足,插秧收麥喜村村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復日雜興
- 白頭何所用,滿與插花枝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上章休致奉詔不允感恩書懷
- 不妨將白發,剩與插黃花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和丁端叔菊花
- 莫厭霏微悶人雨,插秧怕熱愛輕寒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雨中遣悶
- 村中女兒爭摘將,插刺頭鬢相夸張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村花晚
- 二曲亭亭玉女峰,插花臨水為誰容。 -- 出自宋·朱熹·九曲棹歌
- 家人亦復探新篘,插花洗醆為翁壽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病中不復問節序,四遇重陽,既不能登高,又
- 繡檻臨滄渚,牙檣插暮沙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豫章南浦亭泊舟
- 漢節重尋舊車轍,插天猶有萬垂楊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出塞路
- 戶牖垂藤合,藩籬插槿齊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奉陪鄭中丞自宣州解印,與諸侄宴馀干后溪
- 青袍未及解,白羽插腰間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寄暢當(聞以子弟被召從軍)
- 雕戈蒙豹尾,紅旆插狼頭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部落曲
- 解佩著犀渠,張弓插雕服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圣柬將寓于衛行乞食于齊有可憐之色再次韻感
- 抹裙彩鳳盤宮錦,插鬢真珠絡貝多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再和元禮春懷十首
- 半夜佩環朝上闕,插天樓閣度疏鐘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大秀宮
- 任他小兒拍手笑,插花走馬及嚴鼓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飲城南即事
- 更作老夫船,檣竿插蒼石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浯溪圖
- 未暇抽身去,安能插翅翔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李公朝著作見贈二首
- 培根不用糞壤厚,插竹預防雞犬觸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種松
- 經霜斧刃全金氣,插手丹田借火光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服栗
- 預想張園尋故事,插花秉燭過溪橋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永新宰潘仁叔再約觀梅
- 氈帶佩雙鞬,象弧插雕服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擬古
- 冠帶郎君顏貌古,插竹簪花相媚嫵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村田樂祭社圖
- 壘石旋成蒸藥灶,插籬將就種瓜園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次答王敬助
- 積雨漲陂塘,田塍插晚秧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高望道中
- 說與折花人道,須插向、鬢邊斜。 -- 出自宋·蔣捷·霜天曉角·人影窗紗
- 他日頭似雪,還對插茱萸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酬九日
- 思量后,一個口里,插得幾張匙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庭芳·歸去來兮
- 彝鼎燒異香,膽瓶插嫩菊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南歌子·閣兒雖不大
- 明朝一回首,毛竹插天青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毛竹山
- 人閑綠波靜,幽鷺插頭眠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登許昌城望西湖
- 崢嶸古寺閣,蒼山插晴檐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汝州等慈寺閣望嵩岳
- 八月賜詔行,朱斾插大航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淮南轉運李學士君錫
- 竹箭水順疾,紅旗插歸舟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許當職方通判泉州
- 長人執兵立,小豎插花嬉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并次韻其五
- 果酸嘗橄欖,花好插薔薇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謫居感事
- 羅剎迎潮怒,干將插土皴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仲咸因春游商山下得三怪石輦致郡齋甚有幽趣
- 把萸空感同看會,插菊難教一笑開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壬午九日有感
- 何時旋故里,載酒插芙蓉。 -- 出自宋·俞桂·寓歸
- 山意日久高,差差插空凈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游矚
- 中流望赤壁,石腳插水下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離黃州
- 峨峨重云外,傲睨插蒼昊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曲河驛初見嵩少
- 山根受重淵,石腳插九地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泗州阻風七日投佛經禱斗山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