持在第12個字的詩句
持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明開教勸用常道,永使子孫持善名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教勸吟
- 半年系船康海門,官忙不共持一樽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送北京學生曹慈明秀才之京師
- 如聞車馬亦驚猜,政用此時持事來。 -- 出自當代·錢鐘書·容安室休沐雜詠
- 云門路上山陰雪,中有玉人持玉節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剡紙歌
- 人情厭薄古共然,相公心在持事堅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宜城放琴客歌(柳渾封宜城縣伯)
- 蔡琰沒去造胡笳,蘇武歸來持漢節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塞下曲四首
- 六年春易過,贏得清陰,到處持杯藉芳草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洞仙歌·也曾海上
- 誰知道,向酴醿香里,杯酒同持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沁園春·一別三年
- 為問山中何所有,此意不堪持寄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湘月/念奴嬌
- 天長閽永叫不聞,健馬那堪持朽轡。 -- 出自明·袁宏道·聞省城急報
- 如省悟,把家緣撇下,物外修持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贈于九皋先生
- 方堪可、水里尋金,固元初、修持仙藥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真歡樂 繼重陽韻
- 作伴修行未是,飄飄物外行持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西江月·作伴修行未是
- 自然理,效隴西師父,戒行行持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神光燦 寄長安馮師兄
- 曲身正自憑幾杖,伸臂強可持杯罌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文敬墜馬用予韻見遺再和一首
- 破沙盆,沒巴鼻,盡大地人扶持不起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意生於物外,心依染病恨,正持閑語默,清凈法中存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愿言夷險不須問,莫負對酒持霜螯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過錢塘江迎潮
- 黑精青女殺氣重,終握斗柄持天綱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長至壽廣西提刑吳大卿
- 行樂洛城為第一,蹔勞使節持還家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送邢子強還洛
- 街亭應念貶三等,垅坻須憐持兩端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圓機游秦州有詩相寄輒次韻作
- 含情轉睞向蕭史,千載紅顏持贈君。 -- 出自唐·沈佺期·鳳簫曲(一作古意)
- 小兒了不解人意,正用此時持事來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絕句
- 陵陽謬守卑且勞,馬前空愧持旌旄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子瞻戲子由依韻奉和
- 不寧充幃悅鼻觀,正自紉佩持吾身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寄題新居羅長卿觀瀾閣蘭堂二首
- 蜀公早嘗著野服,君實晚始持桓圭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送新婺州汪總領歸歙
- 君言區處果得術,勢類秋隼持寒雜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道中寄福州王祠部
- 子求穉猿書至閩,我說猿意持贈君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答葛公綽求猿
- 愛此佳名重九,隨宜對、秋菊持醪。 -- 出自宋·趙鼎·滿庭芳·靡靡流光
- 成都花錦君莫戀,早晚歸凱持鈞樞。 -- 出自宋·洪邁·送制置使王剛中帥蜀
- 惜你十分撋就,把人一味禁持。 -- 出自宋·石孝友·西江月·拽盡風流露布
- 今何夕,空浮大白,一笑共誰持。 -- 出自宋·袁去華·滿庭芳·雨送涼來
- 客愁,知幾許,唯思徑醉,誰與持觴。 -- 出自宋·袁去華·滿庭芳·麥隴黃輕
- 冬龍萬年與石斗,老人一杯持自壽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壽巖老人歌
- 明圣雖能斷誅罰,作新未見持綱紀。 -- 出自明·何景明·玄明宮行
- 兄為吾祖之長孫,能將孝義持家門。 -- 出自明·何景明·長歌行贈旺兄
- 人言寶刀投烈士,呂君何不持之向燕市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正賓以日本刀見贈歌以答之
- 靈山說后始傳來,聞者雖多持者少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贈念法華經僧
- 如今眼暗畫不得,舊有三株持贈君。 -- 出自唐·劉商·袁德師求畫松
- 虞衡相賀為禎祥,畏人采攫持殳戕。 -- 出自唐·劉商·金井歌
- 停艫目送北歸翼,惜無瑤華持寄君。 -- 出自唐·獨孤及·早發龍沮館舟中寄東海徐司倉鄭司戶
- 從兒作相論句法,乞我澆饞持酒杯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客有自南徐來者云戲梅已開作此
- 愛酒不論天下士,快來脫帽持一觴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劉明適屢欲子蒼過其居小酌以詩招之
- 少日詩人鱠鯨興,莫年醉客持螯手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楊宰
- 羅衣浥盡傷春淚,只有無言持送君。 -- 出自宋·韓駒·九絕為亞卿作
- 隴種健兒須如棘,幼事秦府持鞭靮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贈王先生
- 得錢何須問升斗,為君更試持螯手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再次前韻
- 欲往一見尚不可,敢望近前持酒杯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得家書報敝居紫丁香盛開悵然有感
- 在世為仙須有分,不須素食持齋。 -- 出自宋·何蓑衣道·臨江仙·在世為仙須有分
- 愧無詞華堪掞庭,安得瓊琚持報君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和湯無邪
“持”同音字
- 尺
- 池
- 伬
- 侈
- 侙
- 傺
- 勅
- 勑
- 匙
- 卶
- 叱
- 叺
- 吃
- 呎
- 哧
- 啻
- 喫
- 嗤
- 噄
- 垑
- 墀
- 妛
- 媸
- 弛
- 彨
- 彲
- 彳
- 恜
- 恥
- 慗
- 憏
- 懘
- 抶
- 持
- 摛
- 攡
- 敕
- 斥
- 杘
- 欼
- 歯
- 殦
- 湁
- 漦
- 灻
- 熾
- 烾
- 熾
- 瓻
- 癡
- 痸
- 瘛
- 癡
- 眵
- 瞝
- 竾
- 笞
- 筂
- 箎
- 篪
- 粚
- 絺
- 翄
- 翅
- 翤
- 翨
- 恥
- 肔
- 胣
- 胵
- 腟
- 茌
- 荎
- 蚇
- 蚩
- 蚳
- 螭
- 袲
- 袳
- 裭
- 褫
- 訵
- 誺
- 謘
- 豉
- 貾
- 赤
- 赿
- 趩
- 踟
- 遲
- 迡
- 遅
- 遟
- 遫
- 遲
- 鉓
- 鉹
- 銐
- 鍉
- 雴
- 飭
- 飭
- 馳
- 馳
- 魑
- 鴟
- 鵄
- 鶒
- 鷘
- 鴟
- 麶
- 黐
- 齒
- 齝
- 齒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𠔒
- 𢜳
- 𤆍
- 𤸪
- 𦐉
- 𦥊
- 𦳚
- 𧼪
- 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