折在第3個字的詩句
折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高車折軸棄路旁,繭栗犢兒負其力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送仲巽歸闕下
- 休嘆折腰向彭澤,猶勝索米困長安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次韻酬項城姚子張到縣感事
- 壯士折其弓,痛哭望鼎湖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奉使過居庸關(guān)
- 滿盤折惠情何重,略嗅生香思已嘉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公度惠花走筆戲謝
- 卻恐折殘妨把酒,若為遮住莫臨墻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南軒小桃盛開皆言群花未發(fā)而此獨先之偶成短
- 獨知折齒屐,尚可追二王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贈王子和
- 平生折腳鐺,個里有妙解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至楚約諸人飯而圣功不來翌旦乃見過
- 徑須折折楖栗杖,吾曹窮措有妙處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無著有還玉澗之意作詩留之
- 且須折贈、市橋官柳。 -- 出自宋·王質(zhì)·紅窗怨
- 故人折柳送東轅,不羨當(dāng)年李郭船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口號十首呈程殿撰
- 海圖折曲折,兒女粗紉補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大雪復(fù)用前韻呈王尚書
- 斷圭折劍紛然投,蜚虹曳霞爛相繆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石湖兩帖還李推官
- 寒風(fēng)折人粟生膚,局坐掩戶孰與娛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陳學(xué)正惠詩酬以長句
- 當(dāng)日折沖陣堂堂,尺箠不折筑受降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鹿鳴燕
- 想當(dāng)折琴弦,未怪裂人膚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十二月二十六日趨府
- 繄此折其角,群孽終內(nèi)叛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采石渡
- 柅車折蜚錫,山立鎮(zhèn)故棲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神居實師退院作偈留之
- 不忍折,為之喜。 -- 出自宋·韓淲·賀新郎·梅蕊依稀矣
- 纖手折柔條,絳雪飛千片。 -- 出自宋·李廷忠·生查子
- 駕言折芳馨,歸以遺所思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都大華文監(jiān)丞權(quán)府事之明年天子詔將直禁近邦
- 擎荷折柳爭相調(diào)。 -- 出自宋·鄭僅·調(diào)笑轉(zhuǎn)踏/調(diào)笑令
- 眾說折圣經(jīng),丹青久將渝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送霍子侔還都
- 蚤晚折簡來,為了脫簪組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送高執(zhí)中赴文州楒林
- 五斗折腰聞道晚,未窮摛藻勝春花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謝楊秀才惠文編
- 三蓮折處分神力,一子生時出俗塵。 -- 出自宋·張繼先·金丹詩四十八首
- 好生折贈鏡中人,只恐綠窗慵未起。 -- 出自宋·莫將·木蘭花/玉樓春
- 擬待折、一枝相贈,奈水遠天長。 -- 出自宋·權(quán)無染·孤館深沈
- 俯首折腰,如坐覆盆。 -- 出自宋·洪皓·所居三章章八句一章章十句
- 不作折腰態(tài),每懷糊口憂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暇日約諸友生飯於石泉以講居貧這策樞密富丈
- 子今折發(fā)頭尚希,未至閿鄉(xiāng)老王室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次韻似表弟卜居惠山
- 何人折柬客,不結(jié)蓮社供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次韻王才元少地少師招游東山客有不至得遂已
- 皓腕折香庶老眼,長須洗杓薦新嘗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翁尉以詩送蓮并酒
- 能回折腰態(tài),來和支頤吟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西山林尉韻
- 便當(dāng)折檻追家世,與國同休億萬年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賀朱喬年生日
- 既邀折檻朱,仍約騎鯨李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鄧成彥邀李益之朱喬年及某一飯適忌日無侑觴
- 月卿折鑒后,傳家有儀矩。 -- 出自宋·曾惇·次韻朱知裁少卿見貽二首
- 當(dāng)樽折野蕊,氣味亦格觸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山居雜詩九十首
- 一枝折得將誰贈,想見花容出霧帷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和叔夏水仙時見於宣卿坐上叔夏折一枝以歸八
- 用這折箠笞犬羊,否則持竿弄泉石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與范信仲及嚴陵同官納涼萬松亭
- 為米折腰,頗厭艱阻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和陶停云
- 莫忘折梅尋勝事,懸知視草報初除。 -- 出自宋·仲并·送鄭公老少卿赴吉州三首
- 引手折纖枝,月邊簪玉兒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扇子詩
- 一枝折贈,相見又何朝。 -- 出自宋·許庭·臨江仙·不見都門亭畔柳
- 屢煩折簡催羸馬,知有新妝出綺疏。 -- 出自宋·曾協(xié)·次韻汪汝馮見贈
- 何事折腰執(zhí)版,久在泛蓮幕府,深覺負平生。 -- 出自宋·王千秋·水調(diào)歌頭·披錦泛江客
- 北風(fēng)折群木,嚴駕夙在門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送仲明赴舉
- 有人折得橫梢至。 -- 出自宋·呂勝己·漁家傲·特為梅花來渭水
- 前朝折戟尚沙沈,志志私憂意向深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次許深甫寄陳頤剛韻
- 惟應(yīng)折梅花,臨風(fēng)為三嗅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制帥林和叔歸
- 哀矜折獄人無怨,訪問垂心慮最長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挽江西宋漕三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