把在第2個(gè)字的詩句
把在第二個(gè)字的詩句
- 且把簡(jiǎn)編遮病眼,時(shí)拖衾絮擁寒骹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寄陳生
- 更把一尊當(dāng)雨霽,坐看冰鑒拓秋旻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和李靖
- 試把杯觴論舊日,未須筋力較明年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和彥達(dá)九日
- 強(qiáng)把州麾楚水東,星軺臨按偶相逢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李倉子長(zhǎng)按行偶成四韻奉呈
- 只把南枝作雪看,一般風(fēng)韻照人寒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何彥清梅詩二絕用韻頗嚴(yán)諸公相率同和
- 獨(dú)把新詩娛晚景,誰將靈劑起痿人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和沈先覺韻
- 且把一樽酒,話別汝莫疑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和陶形贈(zèng)影
- 反把游山屐,去踏長(zhǎng)安市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寄季元集
- 且把黃花開笑口,莫因白發(fā)攪愁腸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重陽即席呈諸兄叔
- 好把釣竿煙雨里,一蓑放我作漁翁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二十七日泛舟偶成
- 要把老懷傾倒盡,忍令別恨等閑生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和韓子云韻留沈子壽
- 濫把州麾奉北堂,自慚政術(shù)非龔黃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和劉判官喜雪
- 欲把盈尊成雅會(huì)。 -- 出自宋·史浩·蝶戀花·玉甕新醅翻綠蟻
- 笑把遮檀口。 -- 出自宋·史浩·點(diǎn)絳唇·曾到蟾宮
- 便把這些清致,作東湖三絕。 -- 出自宋·史浩·好事近·對(duì)竹擘吟箋
- 更把鳳鞋珠結(jié)。 -- 出自宋·史浩·如夢(mèng)令·羅襪半鉤新月
- 試把珠簾低卷。 -- 出自宋·史浩·如夢(mèng)令·試把珠簾低卷
- 把青藜作榮耀。 -- 出自宋·史浩·感皇恩·風(fēng)雨攬?jiān)?/a>
- 笑把紅蕖呼鶴馭。 -- 出自宋·史浩·采蓮舞
- 便把枝頭,豆顆朝天去。 -- 出自宋·史浩·白苧
- 更把來、玉觴同酹。 -- 出自宋·史浩·惜黃花·秋光將老
- 直把孤忠動(dòng)帝聰,平生房杜不言功。 -- 出自宋·仲并·代人上師垣生辰
- 醉把玉簫風(fēng)鬢亂,乘鸞初自月歸來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扇子詩
- 自把玉簪敲砌竹,清歌一曲月如霜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扇子詩
- 莫把華燈照人淚,只堪掩面替民愁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彭州上元二首
- 試把鵝黃新酒,細(xì)酌散閑愁。 -- 出自宋·倪偁·水調(diào)歌頭·風(fēng)卷暮云盡
- 莫把甘棠比韓木,令人灑涕共長(zhǎng)吁。 -- 出自宋·陳知柔·韓木
- 好把抉猊奔驥手,大書深刻著懸崖。 -- 出自宋·曾協(xié)·上平江徐侍郎十絕句
- 只把空虛三院,亦須笑傲千春。 -- 出自宋·洪適·朝中措·斗南樓閣舞祥云
- 長(zhǎng)把魚錢尋酒甕。 -- 出自宋·洪適·漁家傲引/漁家傲
- 若把穠花校枯寂,本無諸妄亦無真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次韻嘲落梅代梅答二絕
- 手把一紙書,髯兄我重客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勾龍?jiān)獞?yīng)以詩送王子友從診斷綿竹之招語多見
- 厭把五更供客夢(mèng),猛將一日了山程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自三池一日過靈池十五里頭宿山險(xiǎn)盡矣
- 已把安危屬王謝,酒闌不必淚沾襟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同邑寮飲望錦亭
- 爭(zhēng)把新詩斷送秋。 -- 出自·姚述堯2·減字木蘭花·井梧飛早
- 故把疏枝來酒所。 -- 出自·姚述堯2·減字木蘭花·霜天奇絕
- 都把淵明詩思,消磨□□□□。 -- 出自·姚述堯2·朝中措·滿城風(fēng)雨近重陽
- 總把淡妝濃抹、斗芳芬。 -- 出自·姚述堯2·南歌子·瑞彩迎朝日
- 更把黃花壽彭祖,盈盈。 -- 出自·姚述堯2·南鄉(xiāng)子·秋水瑩精神
- 更把獸煙頻爇。 -- 出自·姚述堯2·如夢(mèng)令·龍焙初分丹闕
- 曾把千人軍獨(dú)掃。 -- 出自宋·吳儆·減字木蘭花·少陵未老
- 已把宦情同嚼蠟,便將世事等藏鉤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次韻秋日五首
- 莫把文章覷天巧,只將渾沌養(yǎng)余齡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閒吟
- 聊把一麾隨宦牒,只尋三徑樂丘園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樓安撫挽詩
- 未把勛庸齊冠鄧,直將教化繼龔黃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通守田太尉生辰二首
- 肯把清名夸薄俗,只將厚德養(yǎng)修齡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賀王委發(fā)提舉掛冠
- 但把風(fēng)花觀世界,莫將金石認(rèn)吾身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因鳳贊皇平泉草木記有感
- 淺把涓涓酒,風(fēng)流杜少陵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把酒
- 不把篇章供世好,肯將姓字占時(shí)名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和趙釴夫見惠
- 但把文章博科第,便成陸地作神仙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送光孫崇元讀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