承在第9個字的詩句
承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愿將侯鵲瑞,旦暮奉承平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詠石
- 不堪趨建禮,詎是厭承明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閑居作
- 十五紅妝侍綺樓,朝承握槊夜藏鉤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贈崔二安平公樂世詞
- 愿似金堤青草馥,長承瑤水白云杯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侍宴隆慶池應制
- 端如八柱屹青蒼,共承峻極何時已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元度生日
- 書生復何事,三入老承明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次韻子云送兒女至昭亭見寄
- 還應對宣室,俱議直承明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投贈徐平江三十韻
- 空懷諫書在,回首戀承明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送李端
- 回據日畿分寶勢,遠承云路抗飛梁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奉和御製國學太宗皇帝御書閣告成
- 歌儷陽春爭度曲,月承宵幌競通輝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奉和御製雪
- 立夏連朝劃地寒,看承芍藥倩園官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金陵雜興二百首
- 記得相逢一笑迎,親承指教夜談兵。 -- 出自明·袁崇煥·無題
- 徑山不覆藏,言外要承當。 -- 出自宋·釋寶印·偈頌十五首
- 中郎身領仗,宿衛在承明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送宿衛將出守鄧州
- 佛祖流傳信具,兒孫承襲付度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六言偈四首
- □□□□□,□落忝承家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蚊二首
- 須憶汝欲得,似我今承望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恩光起憔悴,西上謁承明。 -- 出自宋·李華·云母泉詩
- 門嚴新勘契,仗入乍承宣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入閣
- 為謝國恩來闕下,又承天澤去中山。 -- 出自宋·潘閬·送崇教大師惠思歸山
- 嵩陽道士早來別,才承天澤辭玉闕。 -- 出自宋·潘閬·贈馮德之道士
- 磨鉛周太史,視草漢承明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上汪內相生日
- 斑斑心點紫,疊疊萼承冰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酴醾四首
- 中興誰草詔,君盍在承明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和徐從道韻二首
- 灰盡寸心猶自熱,淚承雙睫不能晴。 -- 出自宋·石孝友·浣溪沙
- 僵仆巧耐寒,冰柱生承漿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對雪和子厚弟四首
- 本朝仁澤厚,會復見承平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感事四首丙午冬淮上作
- 自愧不如閑草木,也承雨露沐恩私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謫居寄冶城同志
- 國有昌符臣協吉,家承嚴訓子征良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上督府公生日詩(并序)
- 東轅遲返旆,歸奏謁承明。 -- 出自唐·韓休·奉和圣制送張說巡邊
- 遲君臺鼎節,聞義一承流。 -- 出自唐·蘇颋·秋夜寓直中書呈黃門舅
- 獨有前池一小雁,叨承舊惠入天津。 -- 出自唐·姚崇·郊廟歌辭·享龍池樂章·第一章
- 束身趨建禮,秉筆坐承明。 -- 出自唐·徐彥伯·擬古三首
- 諫垣則隨步,東觀方承顧。 -- 出自唐·崔邠·禮部權侍郎閣老史館張秘監閣老有離合酬贈之
- 才把文章干圣主,便承恩澤換禪衣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答文勝大師清柱書
- 讒謗潛來起百憂,朝承恩寵暮仇讎。 -- 出自唐·翁綬·相和歌辭·婕妤怨
- 揚雄若有薦,君圣合承恩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春早選寓長安二首
- 何時驂駕入,還見謁承明。 -- 出自唐·張大安·奉和別越王
- 良臣乃國寶,麾守去承明。 -- 出自唐·趙冬曦·陪張燕公行郡竹籬
- 華容佳山水,之子厭承明。 -- 出自唐·梁知微·入朝別張燕公
- 九晨陪圣膳,萬歲奉承明。 -- 出自唐·竇希玠·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制得明字
- 況青云咫尺,朝暮入承明後*看彩衣爭獻,蘭盈玉酎。 -- 出自宋·蘇氏·長壽樂·微寒應候
- 官期慵屈指,親側且承顏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送朱元弼主簿登第后還鄉
- 其誰為推挽,小試合承明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翟元卿
- 聊筑小亭怡父老,敢承佳句粲珠金。 -- 出自宋·潘良貴·三江亭
- 它日云林陪杖屨,款承原輩囁嚅翁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與李先生學士
- 殊喜故家青玉案,方承大問翠云裘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與曾侍郎
- 氣填膺以拂郁兮,淚承睫而漣漣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澤畔吟
- 萬方億寧,亦莫我敢承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補樂府十篇·帝陶唐氏之樂歌
- 費盡千金寫玉容,冀承恩幸寵深宮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漢宮詞三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