承在第7個字的詩句
承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奉國忠誠每竭,承家至孝純深。 -- 出自唐·武則天·唐武氏享先廟樂章
- 誰語恓惶客,偏承顧盼私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得替后書懷上第五相公
- 乍品得情懷,看承全近。 -- 出自宋·仲殊·夏云峰·天闊云高
- 機宜韓氏,不就承蔭,無心進修舉業(yè)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贈韓四機宜
- 天人群生類,皆承此恩力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觀·三教贊
- 春秋以來有師承,博約之外無宗旨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參政瞿公之孫東廣機宜德遠惠收若詩以能問于
- 三年卜祀,百世承基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親享明堂二十六首
- 擁翼孫謀,如虞承堯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慶元二年恭上太皇太后皇太后太上皇帝太上皇
- 錫義胙祉,萬世承承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淳熙分命館職定撰十七首
- 翼翼魚貫,罔不承式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淳熙十六年皇后冊寶十三首
- 英英藝祖,出震承乾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章獻明肅皇太后恭謝太廟
- 帝養(yǎng)三宮,后志承之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慶元二年皇后冊寶十三首
- 劍以贊虞,勤以承堯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慶元二年皇后冊寶十三首
- 四夷骨附,罔不承武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明道元年章獻明肅皇太后朝會十五首
- 開元統(tǒng)紐,合大承規(guī)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祭方丘樂章·肅和
- 里校覃福,胄筵承祐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享孔子廟樂章·送神
- 具祀崇德,備樂承風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享太廟樂章·長發(fā)舞
- 獻懷稱壽,啐感承恩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享太廟樂章·福和
- 仙宗績道,我李承天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太清宮樂章·再上
- 通三錫胤,明兩承英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享章懷太子廟樂章·迎俎酌獻
- 襁褓襲世爵,門承勛戚資。 -- 出自宋·胡銓·家訓
- 吾宗二百年,相承惟禮詩。 -- 出自宋·胡銓·家訓
- 樹接前山暗,溪承瀑水涼。 -- 出自唐·沈佺期·樂城白鶴寺
- 未省吞腥腐,惟承晚露餐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昔陳北山趙南塘二老各有觀物十詠筆力高妙暮
- 特起雖名世,相承必象賢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擷陽阡二首
- 先儒緒業(yè)有師承,非謂聞風便服膺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先儒
- 帝業(yè)江淮長,丕承七十年。 -- 出自宋·徐璣·送太守傅尚書易鎮(zhèn)當涂二十韻
- 并向殊庭謁,俱承別館追。 -- 出自唐·嚴武·酬別杜二
- 象應軒龍次,恩承帝座光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端平三年春帖子詞·貴妃閣
- 嗚呼富青州,黃承事,古人有,今人無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斸葛行
- 時美城北徐,家承谷口鄭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答鄭方回
- 根是泥中玉,心承露下珠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蓮葉
- 拜命入星垣,偏承圣主恩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次韻和李舍人拜命書懷寄館殿舊僚之什
- 於穆前朝盛,丕承奕世昌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進元會詩
- 荷東君、著意看承,等閑分付。 -- 出自宋·盧祖皋·賀新郎·春色元無主
- 寒叢弄日,寶鈿承露,籬落亭亭相倚。 -- 出自宋·盧祖皋·鵲橋仙·寒叢弄日
- 我真蒲柳欲師承,刻畫無鹽恐唐突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希道使君見遺古風謹次嚴韻
- 暫以綠車重,言承朱傳榮。 -- 出自唐·褚亮·奉和禁苑餞別應令
- 已屬云天外,欣承霈澤馀。 -- 出自唐·蘇颋·游禁苑幸臨渭亭遇雪應制
- 扇掩將雛曲,釵承墮馬鬟。 -- 出自唐·姚崇·句
- 草向瓊筵樂,花承繡扆香。 -- 出自唐·李乂·奉和幸禮部尚書竇希玠宅應制(一作陪幸五王
- 萬國移風,兆人承慶。 -- 出自唐·丘說·郊廟歌辭·儀坤廟樂章·太和
- 一睹光華旦,欣承道德篇。 -- 出自唐·趙彥昭·奉和幸白鹿觀應制
- 獨有狂歌客,來承歡宴馀。 -- 出自唐·褚遂良·安德山池宴集
- 閶闔間,玉臺側(cè),承恩煦兮生光色。 -- 出自唐·薛曜·舞馬篇
- 未躧中林步,空承麗藻傳。 -- 出自唐·魏奉古·奉酬韋祭酒偶游龍門北溪,忽懷驪山別業(yè),因
- 屢獻帷謀策,頻承廟勝威。 -- 出自唐·崔泰之·奉和圣制送張尚書巡邊
- 愿獻延齡酒,長承湛露歡。 -- 出自唐·岑羲·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屠應制
- 既荷恩榮舊,俱承寵命新。 -- 出自唐·裴光庭·奉和御制左丞相說右丞相璟太子少傅乾曜同日
- 謬列臺衡重,俱承雨露偏。 -- 出自唐·宇文融·奉和圣制左丞相說右丞相璟太子少傅乾曜同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