承在第5個字的詩句
承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黃面瞿曇承蓋覆,拋磚打瓦又何妨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板黃
- 蓋空王殿承渠力,合水和泥做一回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石灰
- 老農如是承誰力,風暖歌聲落野鋤。 -- 出自宋·釋行鞏·頌古十首
- 取相凡夫承不知,頓悟圓音方了利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四賓主
- 二祖不會承當。 -- 出自宋·釋淵·偈
- 直饒徹底承當去,也落他家第二機。 -- 出自宋·釋圓日·偈頌二首
- 擬向這里承當,鼻孔依前失卻。 -- 出自宋·釋云·偈頌二十九首
- 是須恁麼承當去,鼻孔累垂識祖師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圓禪者求頌
- 若無直下承當分,孤負驢兒一攧來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朋·郁山主贊
- 沒可把,絕承當,風來一陣芰荷香。 -- 出自宋·釋子益·偈頌七十六首
- 后昆隨例承其響,總道貓兒解捉蟲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偈頌一百六十首
- 無朕兆,絕承當。 -- 出自宋·釋祖欽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十二時中,承誰恩力。 -- 出自宋·釋祖欽·了恩典座
- 曾向玉堂承雨露,可堪金屋委塵沙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寶相花
- 吟思何日承宣召,卻和金門和御詩。 -- 出自宋·四錫·除夜
- 好向煙霄承雨露,丹心一一為君開。 -- 出自宋·宋高宗·題丹桂畫扇賜從臣
- 清衷念切承顏日,長樂悲深奉質辰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慈圣光獻皇后挽辭七首
- 室堂宜念承先構,鄉里須教號善人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次韻李希荀寄念七侄莊并用前韻和十七侄彀送
- 愿學子云承漢詔,未央宮壁頌功臣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和李子儀寄吳仲庶
- 每念皇華承命重,愧無才譽副群情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和就日館
- 有聞孫曰承公兮,嘗令鄞與余姚。 -- 出自宋·孫因·越問·篇引
- 諄諄自昔承嚴訓,默默終年愧今聲。 -- 出自宋·孫應符·恭次家大人初抵季海陵官舍之韻
- 兒曹方喜承毛檄,父執應容效鯉趨。 -- 出自宋·汪大猷·和姜梅山見寄
- 瑣闥領藩承嘏去,繡衣過郡買臣歸。 -- 出自宋·王晳·送程給事知越州
- 固知行樂承恩澤,亦喜豐年樂一瓢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和尹少稷上元
- 湘江又見承明客,青嶂誰刊岳麓詩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上谹父郎中二首
- 聞說山中承相語,與君心事最相親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二月九日訪仰之聞德茂與婿鄧叔厚蚤作逍遙溪
- 豈但為交承,自是賢友執。 -- 出自宋·吳可·送王觀
- 萬子孫兮承祀,億兆人兮仰止。 -- 出自宋·鮮于侁·九誦·周公
- 丹心忽厭承明直,白首猶刊麗正書。 -- 出自宋·謝景溫·送程給事知越州
- 我來續就承天賦,鐵笛一聲橫鶴歸。 -- 出自宋·許源·和題落筆峒
- 厚德光大,承元之明。 -- 出自宋·學士院·紹興二十八年祀圜丘
- 妾身雖未承恩澤,卻喜君恩澤萬方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宮詞
- 未經太液承恩去,先向東林結社來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白蓮
- 此時合勒承認狀,從古癡頑何不曉。 -- 出自宋·楊簡·偶作
- 紫微豈久承流地,黃合終須報主身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寄洪舍人二絕
- 后學寡師承,私知妄穿鑿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送路德章芾三首
- 皇孫不得承天統,猶使而翁恨蠟鵝。 -- 出自宋·曾極·文孝廟
- 乾坤容我承三極,造化憑誰托一噓。 -- 出自宋·趙崇潔·讀書趣
- 維皇精專,承神明靈。 -- 出自宋·真宗·寧宗朝享三十五首
- 維皇齊居,承神其初。 -- 出自宋·真宗·高宗郊前朝獻景靈宮二十一首
- 暢乃繼序,承德不愆。 -- 出自宋·真宗·高宗郊前朝獻景靈宮二十一首
- 肆陳有序,承箱是將。 -- 出自宋·真宗·祭九鼎十二首
- 紅顏深夜承燕娛,玉筍清晨奉巾屨。 -- 出自宋·鐘明·書義倡傳后
- 原他早入承明去,一試囊中活國方。 -- 出自宋·周麟之·見張運使郎中
- 誰人肯厭承明直,我輩休汙世俗埃。 -- 出自宋·周南·送項倅
- 自權自力承家業,榮辱無驚樂太真。 -- 出自宋·周信庵·自題像
- 戛玉篩金承雨露,亭亭青翠拂云端。 -- 出自宋·祝慶夫·庭竹
- 如何越女承恩后,不逐吳王住甬東。 -- 出自元·陳基·次沈仲說韻
- 倚闌閑說承平事,知是昆明劫外僧。 -- 出自元·陳基·十一月晦與同幕諸公登南高峰因過湖上小集(