承在第3個字的詩句
承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軒轅承化日,群鳳戲池臺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續古二十九首
- 百六承堯緒,艱難土運昌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圣帝擊壤歌四十聲
- 伊昔承休盼,曾為人所羨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桂州三月三日(一作桂陽三日述懷)
- 無兒承后嗣,有女托何人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哭友人
- 一德承昌運,三公翊至尊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奉和于司空二十五丈新卜城南郊居接司徒公別
- 五年承乏奉如綸,才薄那堪侍從臣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酬主客仲員外見賀正除
- 鹓鷺承新命,翻飛入漢庭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送陸拾遺祗召赴行在
- 冷荷承露菂,疏菊臥煙莖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江南秋懷寄華陽山人
- 蒲茸承露有佳色,茭葉束煙如效顰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秋荷
- 攢木承危柱,疏蘿掛朽椽。 -- 出自唐·劉希夷·謁漢世祖廟
- 不見承明客,愁聞長樂鐘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過李侍御宅(一作過故呂侍御宅)
- 雁親承露掌,砧隔曝衣樓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晚秋西省寄上李韓二舍人
- 八龍承慶重,三虎遞朝歸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奉贈苗員外
- 長說承天門上宴,百官樓下拾金錢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退宮人二首
- 眼底承家人物在,楚楚珪璋蘭玉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念奴嬌·綠云霽雨
- 真人承體應圖箓,慶祚啟無疆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導引·受遺仍幾
- 業業承垂鴻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導引·圣真下武
- 六龍承馭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奉禮歌
- 泰平承多祐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奉禮歌
- 更自承師勤問道,門外不妨立雪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百字謠/念奴嬌
- 長愿承顏,千秋萬歲,明月清風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行香子慢
- 千夫承糟萬夫甕,有酒如海糟如山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題太和樓壁
- 皇統承堯運,朱旗啟漢家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斬蛇
- 一日承丹詔,同時見子虛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并次韻其二
- 湛露承天渥,流霞落羽觴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并次韻其十
- 厭向承明直,思行邵伯風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端明李侍郎挽歌三首
- 君今承詔行,諭民當得中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施景仁太博提點江南坑冶
- 巧笑承歡劇,新詞度曲長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希深新秋會東堂
- 雖欣承白雪,終恨隔青天。 -- 出自唐·楊炯·和鄭讎校內省眺矚思鄉懷友
- 若是承明容再入,未曾荒之舊文章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幕次閑吟
- 三入承明廬,古人期并馳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北樓感事
- 三入承明身最忝,十年兄事分偏長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書懷送田二舍人自吏部郎中出典泰州
- 三入承明不知舉,看人門下放門生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殘句:三入承明不知舉
- 正向承明戀直廬,年來華發已侵梳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閣下詠懷
- 再入承明舊直廬,腰間仍得佩金魚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賀范舍人再入西掖
- 三入承明已過分,有何詞筆敵長楊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酬高郵知軍蔣殿丞見寄
- 三入承明已七年,自慚蹤跡久妨賢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書懷簡孫何丁謂
- 正朔承三統,車書混四維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觀棋大吟
- 一事承曉露看花,一事迎晚風觀柳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林下局事吟
- 玉壺承夜急。 -- 出自南北·蕭衍·七夕詩
- 緩客承別酒。 -- 出自南北·蕭衍·答任殿中宗記室王中書別詩
- 嬌香承意發。 -- 出自南北·蕭衍·團扇歌
- 落花承步履。 -- 出自南北·徐陵·春日詩
- 架嶺承金闕。 -- 出自南北·徐陵·奉和簡文帝山齋詩
- 翠蓋承輕霧。 -- 出自隋·江總·長安道
- 云繞承明廬。 -- 出自隋·江總·賦得謁帝承明廬詩
- 自古承春早,嚴冬斗雪開。 -- 出自唐·朱慶馀·早梅
- 銅斗承糟醉張口,口和漁陽拍銅斗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復用前韻并答魯直明略且道見招不能往
- 聞道承明方厭直,幾時來伴訪山家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寄徐吉父學士
- 非才承乏尹瑤京,何幸親逢造化成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代京尹吳山云益雪應賀廟堂二首